血小板是什么(血小板产生过程)
血小板是什么?
血小板是主要由骨髓中的巨核细胞连续产生的血细胞,具有独特的表面膜蛋白、细胞器和内容物。血小板来源于巨核细胞,巨核细胞是血液中最小的血细胞。正常人的血小板数高达100-30010^9/L/L,也就是我们常说的10-30万。通常情况下,大部分血小板在血管中参与血液循环,而另一些储存在脾脏中。当血管中的血小板不够时,就会释放出来。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所谓“细胞不以貌取人”,虽然血小板的体积远小于红细胞和白细胞,但血小板的作用不可小觑。
1.止血
血小板的止血作用是通过释放血管收缩物质,粘附血小板堵塞受损血管,促进血液凝固来实现的。血小板容易粘附沉积在受损血管暴露的胶原纤维上,聚集成团形成血栓止血栓;血栓直接堵在血管裂处,既起到了封堵的作用,又保持了血管壁的完整性。
2.凝结
受损的血管或组织会产生一些因子,启动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在血小板释放的不同因子的共同作用下,会在几分钟内完成一系列的酶促生化链式反应,最终导致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化为不溶性纤维蛋白。相互交织成网,从而缠住血细胞形成胶状血凝块。
血小板有多重要?
患有严重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癌症、血小板减少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和血栓性血管性血友病的患者需要输注血小板来延长生命。
血小板太少会怎么样?
如果血液中血小板含量较低,信息资源网络处于正常值,或者存在功能缺陷,人体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凝血障碍。从信息资源网来看,身体比常人更容易出血,严重者可伴有咯血、上消化道大出血、颅内出血等。,可能危及生命!
捐献血小板安全吗?
说到捐献血小板,相信很多朋友都不陌生。但是有很多人对血小板捐献存在误解,认为血小板捐献存在健康安全隐患。其实血小板采集就是用血液成分采集机从献血者身上采集血小板。在采集血小板的整个过程中,全部使用一次性全新管道耗材(注:献血者的血液不与机器直接接触)。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用后立即销毁,献血者不会因献血而感染病毒。采集的血小板保存在20-24℃的专用储存袋中,最长保存期为5天。健康人的血小板数量丰富,捐献的血小板可以在48-72小时内恢复到捐献前的水平,比全血捐献的恢复时间要短,所以捐献的血小板不会影响健康。健康人两次单采血小板捐献间隔2周,一年不超过24次。
相关推荐
- 湖北三江航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 60925996.99 元中标红林总装厂房二期工程
- 江西省天久地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标龙里县城区排涝工程勘测
- 北京中和联信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中标山地农业科技创新基地植物表型研究设备采购及伴随服务(重新招标)项目,中标金额 7764000 元
- 霸州市佳理鑫五金制品厂中标新乐市第三中学采购项目
- 河北泽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等为路南区乡村振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一期)一标段工程总承包(EPC)(二次)中标候选人
- 河北石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10110736.93元中标高铁片区景观提升项目施工三标段
- 中基恒源建设有限公司中标高铁片区(含新华商业广场)景观提升项目施工五标段,中标价 13430852.95 元
- 九芝堂换帅完成工商变更
- 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大宁县水果供应链基地运营配套建设项目施工(二次)第一中标候选人
- 浙江宁慈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以97028327元中标慈溪市城市生活垃圾收转运一体化建设项目(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