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英雄(杰出革命英雄丨断肠就义的英雄师长陈树湘)

访客2022-12-15 08:59:0014

00:00

视频加载中...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涌现出无数感天动地的英雄模范,他们用智慧和汗水、甚至鲜血和生命,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6月1日起,红网时刻推出专栏报道,深入挖掘湘籍英雄模范感人事迹,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生动鲜活讲好英雄模范故事,汲取前行的智慧与力量。

血洒湘江甘断肠

陈树湘(1905-1934),原名树春,字子风,长沙县清泰都福临铺枫树湾(今属长沙县福临镇福临社区)人, 1921年,中共湖南支部在清水塘成立,陈树湘因为常去长沙清水塘挑水送菜,因而结识毛泽东、何叔衡等一批湖南早期革命活动家。1922年秋,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后参加秋收起义并参加了中央根据地历次反“围剿”战斗。

2014年在福建古田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讲述了陈树湘“断肠明志”的壮烈故事,强调“把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优良传统一代代传下去”。2019年3月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联组讨论会上,提到一部电影《血战湘江》以及其中的一位主角陈树湘。

改名换姓 毅然投身革命

1919年夏,五四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风起云涌,长沙的大街小巷常有学生集会、讲演,吸引了许多市民观看。卖完菜就挤在人群中看热闹的陈树湘,也从过去只知道为生计奔忙,到逐渐把自己融入到这场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之中。他多次积极参加群众示威游行,为捣毁奸商华商华泰洋行、焚烧日货的学生们帮忙。父亲有时阻挠他,陈树湘说:“要铲除世界上的不平事,就要靠大家团结和组织起来。”

1921年秋,成立不久的中共湖南支部,就设在与陈家垅只有一岭之隔的清水塘,陈树湘也因此成为长沙近郊第一批受到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启蒙教育的菜农。在这里,他还结识了何叔衡、周以栗、郭亮、毛泽覃等人。他们经常给他讲革命道理,在他们的引导下,陈树湘眼界大开,他决心投身革命,还将名字由树春改为树湘。毛泽东鼓励他努力学习文化,提高革命觉悟,要为树出一个新中国、树出一个新世界而奋斗。1922年秋,他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夏,又经周以栗介绍,转为中共党员。

屡建战功 在战火硝烟中成长

北伐军进入长沙后,长沙县农民运动由秘密走向公开,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陈树湘等从叶开鑫部溃兵手中夺取了10多支枪,建立起一支农民自卫武装。“马日事变”后,陈树湘辗转来到武汉,经周以栗介绍,到叶挺任师长的第二十四师新兵营当了一名班长。7月中旬,宁汉合流,大革命失败。下旬,新兵营编入由共产党员卢德明任团长的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秘密开往南昌参加起义。途中,因南昌起义部队已经南撤,又转至江西修水休整,不久参加了毛泽东在湘赣边界发动的秋收起义。三湾改编后,已升任排长的陈树湘,跟随毛泽东投入到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之中。

1928年7月,国民党湘军两个师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一次“围剿”。时任军直特务连连长的陈树湘,率部配合红二十八团、二十九团,乘敌后方空虚,直捣湘敌在酃县的老巢,迫使敌人回援,成功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围剿”。10月,特务连扩编为特务营,陈树湘任党代表,又率部随红四军四战四捷,收复了边界大部分失地,粉碎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开辟了井冈山工农武装割据的新局面。

12月,湘、粤、赣三省国民党军队又向井冈山根据地发动了第三次“围剿”。毛泽东、朱德率直属特务营、独立营和红二十八团、三十一团,组成一支生力军,打到敌人外线,在赣南、闽西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一时间“山上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1929年2月9日,陈树湘率特务营与兄弟部队一起,在瑞金以北的大柏地南西谷地设伏,将孤军深入的赣军刘士毅旅诱入伏击圈,合围全歼,生俘团长肖致平、钟恒以下800余人,缴获枪支800余支(挺)和大量军需。不久,又在福建长汀消灭了盘踞在闽西多年的土著军阀孙凤鸣的混成旅,并攻占长汀县城。自此,红军进入创建中央苏区的新时期。

攻占长汀后,陈树湘任新组建的红二纵队第四支队政治委员。从这时起,至1933年9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前,他先后担任汀连独立团团长,福建军区独立第七师、第九师师长,红十九军五十四师师长,红三十四师一零一团团长,率部参加了创建中央苏区和粉碎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第一至第四次“围剿”的各次战役,屡建战功,在战火硝烟中成长为一名智勇双全的红军指挥员。

1933年9月,蒋介石又调集100万大军和200架飞机,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在这次“围剿”中,国民党军采取了持久战和堡垒战的新战术,向根据地“蚕食”推进。但当时党内“左”倾领导人排斥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以红色堡垒对白色堡垒”的冒险军事路线,迫使红军与兵力10倍于己、且装备精良的敌军打阵地战、消耗战,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断肠明志”彰显革命气节

1934年10月中旬,中央红军开始了震惊中外的长征。长征一开始,陈树湘就率领红三十四师担任全军总后卫的艰难任务,这时,执行“左”倾冒险军事路线的中央领导人,在战略转移中又犯了逃跑主义的错误,把战略转移变成了“大搬家”行动,带着笨重的印刷、军工机器和大批民夫,行动迟缓,一直被国民党部队赶着屁股打。红三十四师边打边走,战斗十分频繁。作为后卫部队的指挥员,陈树湘比其他师、团指挥员更紧张,一直兵不卸甲,马不停蹄,哪里出现敌人的追兵,就在哪里堵截敌人。

11月26日拂晓,红军长征中最惨烈的湘江战役打响了。这是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能否突破蒋介石精心布置的第四道封锁线的关键之战。根据中革军委命令,军团长董振堂亲自到红三十四师下达作战命令,要求红三十四师在水车至文市一线坚决堵住敌军,保证全军西渡湘江。在几十架飞机轮番轰炸的险恶环境下,陈树湘带领全师6000余指战员顽强抗击数万合围敌军的轮番进攻,坚持了四天三夜,保证中央红军从敌人的围追堵截中杀出一条血路,渡过湘江。

主力突围后,红三十四师被敌军堵在湘江东岸,后根据中革军委指示前往湘南游击途中,又几次陷入敌人重围,部队剩下不足百人。12月2日,红三十四师余部在江华抢渡牯子河时,再遭地方民团伏击,陈树湘腹部不幸中弹,被战士们用担架抬着突出重围。行至道县驷马桥塘坪村的洪都庙附近时,江华、宁远、道县的民团又蜂拥而至。陈树湘为掩护战友转移,强忍伤痛,举枪频频向敌人射击,最后弹尽被俘。红三十四师亦全军覆没,仅一00团团长韩伟弹尽跳崖后幸存。

为保革命气节,不让自己的人格受辱,陈树湘在被敌人押往县城经过驷马桥时,趁敌不备,毅然从腹部伤口处掏出肠子,用力绞断,壮烈牺牲,实现了自己“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将青春与生命永远地定格于29岁。

2009年,陈树湘被评为“100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00:00

视频加载中...

湘江战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也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的一战,中央红军从最初的8.6万人锐减到3万多人。“英雄血染湘江渡,江底尽埋英烈骨;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桂北民间流传的这首民谣,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湘江战役的惨烈。湘江惨胜直接导致遵义会议的召开,迎来我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如今,在永州道县陈树湘烈士纪念园,广大干部群众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弘扬红色文化相结合,学党史、悟思想、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陈树湘故居。

陈树湘铜像。

陈树湘文化广场。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