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山东打响突破黄河三角洲科技大会战)

访客2022-12-15 09:23:1020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人民网济南4月9日电(宋翠)2021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东营市考察调研,他来到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了解黄河三角洲(以下简称黄三角)盐碱地综合利用和现代农业发展情况。

当时正值大豆收获季节,总书记走进田里,弯下腰来摘了一个豆荚,剥出一粒大豆,放在口中细细咀嚼:“豆子长得很好。”

由于海水侵袭等原因,这里80%以上的土地是盐碱地。近年来,通过生态化利用和种业创新,盐碱地长出了产量高、品种好的多种耐盐碱作物。

昔日“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变丰产田。

而今,黄三角将迎来农业创新生力军!记者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山东省农科院”)8日召开的突破黄河三角洲战略工作会议上获悉,该院首批28名科研专家将于一周之内赶到黄河三角洲,将科技的翅膀插向黄三角。

突破黄河三角洲战略工作会议。山东省农科院供图

聚焦农业“卡脖子”技术攻关 首批选派28名科研专家

据了解,首批28名选派人员,涉及9个研究单位、2个部门,有团队负责人,有科研骨干,也有管理干部。按照“硬抽人、抽硬人”的原则,山东省农科院每年将选派20名左右科研人员到“黄三角”现代农业研究院开展工作。

“我们要加大对盐碱地科研创新、示范推广领域人才的培养,建设一批人才结构合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团队,集中开展‘黄三角’区域农业‘卡脖子’技术攻关和成果示范转化应用。”山东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李长胜在会上表示,作为全省农业科技创新的龙头,该院有责任有义务主动扛起“黄河流域科教创新生力军”的使命担当,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和山东相关战略部署,抢抓历史机遇,勇于探索实践,答好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答卷。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盐碱地综合治理与利用一直是山东省农科院开展的重点科研工作,早在1954年就在国营广北农场建立了盐碱区工作组,主要研究滨海盐渍土治理利用和粮棉牧草开发生产技术。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进行大规模盐碱地治理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就,相关技术成果先后获得国家和省级科技奖励7项。

2015年,为支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建,该院建设了2200亩的“黄三角”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即东营基地),作为开放共享的科研创新平台,在耐盐碱作物新品种培育、盐碱地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去年该院研究培育的“双高型”(高蛋白、高脂肪)耐盐碱大豆新品种“齐黄34”,在东营盐碱地以实打验收亩产302.6公斤的产量,实现了大豆在盐碱地上的单产新突破,今年力争在“黄三角”推广一万亩。

此外,该院在谷子、高粱、花生、甘薯、田菁、棉花等粮食作物、油料作物、园艺作物、饲草及绿肥作物上已筛选出耐盐碱作物新品种120余个。

2021年10月18日,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育成的大豆“齐黄34”在东营盐碱地专家实打亩产302.6公斤。山东省农科院供图

开展“黄三角”科技大会战 实现“三大”创新目标

“我们将开展黄河三角洲科技大会战(简称‘黄三角’科技大会战)。”李长胜介绍说,要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用打歼灭战的办法,突击完成任务。以“举院体制”集中院内院外优势资源,开展多学科协同作战,要打造出新时代农科院“黄三角”精神。

“黄三角”科技大会战按照“一二三五”的工作思路,主要是突出“一个核心”——以东营基地高质量建设为核心;抓好“两个结合”——要与黄三角国家农高区、东营市政府的科技需求紧密结合;做好“三个提升”——要重点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技术集成示范能力和服务产业能力;实现“五个突破”——要在培育耐盐碱品种、研发关键技术、提升平台支撑能力、打造产业技术模式和样板创建有重大突破,建立起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盐碱地综合治理利用技术支撑体系,在盐碱地综合治理利用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那么,“黄三角”科技大会战的主要创新目标是什么?

一是培育一批耐盐碱突破性农业新品种。

“我们要根据黄河三角洲的区域特点和自然禀赋条件,在品种选育上有突破。”山东省农科院基地管理中心主任、“黄三角”现代农业研究院院长贾曦告诉记者,该院将加强突破性耐盐碱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定向培育耐盐、优质、高产、多抗的粮油、果菜和特色作物新品种。在“十四五”末,建立耐盐碱高效生物育种技术体系3~5套,培育耐中度盐碱新品种10~15个,在“黄三角”区域创造一批高产新纪录。

二是突破一批盐碱地综合治理利用关键技术。

围绕“黄三角”区域农业产业需求,山东省农科院将重点突破土壤改良、水肥一体化、智能化种植等关键核心技术10~15项,打造生态高效农业技术模式7~10项,建立作物高效生产技术体系5~7套,实现产量提高15%以上,综合生产效益提高20%以上。

三是打造一批盐碱地生态高效农业产业技术示范样板。

“要实施好突破‘黄三角’战略,既要完成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更要实现从1到N的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 山东省农科院副院长刘兆辉说,要以打造盐碱地高效农业产业技术模式为目标,建立饲草种植、食用菌生产、畜禽养殖紧密衔接的农牧循环与种养加一体的产业技术模式样板。同时要大幅提升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重点开发一批智能农机、装备和农业生产管理系统,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加快成果转移转化和示范应用。

“期盼选派的28名科技人员尽快到位工作。” 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毕建明欣喜地表示,省农科院作为引领全省农业科技创新的省级科研机构,主动担当作为,启动实施“突破黄河三角洲战略”,必将为黄三角农高区建设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盐碱地大有可为。瞄准制约黄河三角洲区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我们把科技的翅膀精准插向‘黄三角’!”李长胜坚定地表示,我们将充分利用人才、项目、成果、平台等资源,把科技创新的论文写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上,在科技支撑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可持续发展上,奋力蹚出一条大有可为的新路子。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