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镜止水(聊一个静字)

访客2022-12-15 09:37:2624

明镜止水,我很喜欢这个词。

首先要强调一下,这可不是什么日本禅语。为什么很多人有这样的认识,其实根据也很简单,从使用率上讲,这个词在日本的使用率确实是更高一些。讲句题外话,小日子过的不错的日本人在学习中国文化上确实是不留余力的,他们对四书五经、史记,三国志,山海经等经典著作的解读和理解,往往比相当一部分国人要熟练和精通。以至于很多年轻人第一次接触到个别相对“冷门”的汉语典故,还是通过日本的电影、动漫、游戏等影视文化作品。而“明镜止水”就是一个典型。


明镜止水,什么意思呢?

“心如明镜,不可以尘之也;又如止水,不可以波之也。”

--明·陆树声《清署笔谈》

非常直观的一个解释,但初次出现在中国文化就要早的多。

“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

--《庄子·德充符》

这句话本身也很有意思,我不清楚庄子在什么情形下写了这句话,但初读此句,仿佛就置身于庄子的山水天地,而我大约站在他身后的不远处,静观先贤慨叹:“人哟,在这流水里可是照不清自己的,水静,方见万物于水。所谓明镜止水,唯止能止众止,也因她静,才能够虚心坦白地接受一切事物。”只此一句“明镜止水”,我与庄子,跨越了时与空的维度,在我无意识的思绪里,我感受到了他的心境,我们有片刻的心意相通。


历代各家对这个词的解读还很多,因大致相同,只是就个人的立言立论做了不同的延伸,在此便不作例举。纵观诸子之言,就心境论,根脚还是落在了一个“静”字。

一动不如一静

老话讲“一动不如一静”,依据是什么呢?

《易》曰:“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这里其实只讲了一个“动”字。

问事于《易》,结果不外乎“吉凶悔吝”四个字。通俗的讲,工作生活中的大小事,你对它的态度,只会有这四类结果。那么,它们是怎样来的呢?

“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

但凡一动,吉的成分只占四分之一,坏的成分有四分之三。从这个比例,就不难了解为何“一动不如一静”这句话了。当然,这里不是说人就不该动,不能这么消极。俗话说“一动不动是王八”,人还是要动的,不得不动。而是要强调“动”的重要性,比如儒家,关于动就很谨慎。儒家讲动则变,变则会有各种结果,所以需求聪慧,谋定而后动,否则就麻烦了。那么聪慧从何而来呢?


静 能 生 慧

有一个词叫“呆若木鸡”,这个词现在用错了,形容一个人很呆板,但原意却是,凶猛的斗鸡,在发动致命攻击时,呆呆的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就好比木头一般。再比如“鹰立如睡”,“虎行似病”,都讲的是这个道理,强调“静”的作用。那么这个道理放在人身上,静的作用如何体现呢?

儒家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佛家讲戒定慧,静能生定,定能生慧。说的是佛家的修持方法,宁静能生智慧。道家讲,静为躁君,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就是说,安宁清静能平息躁动,人如果能保持清静的状态,天地都会来归附,与你合一。

这里着重谈谈道家,上述的“静为躁君”出自《道德经》,可以自行了解。我想谈的是个这个“常清静”。要想“天地悉皆归”,便要做到“常清静”,如何做呢?


常 清 静

苏东坡在江北瓜州任职期间,和江南金山寺只有一江之隔,他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经常谈禅论道。一天,苏东坡自觉参禅有得,撰诗一首,派遣书童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印证。诗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在佛禅里,“八风”是指人生中遇到的“嗔、讥、毁、誉、利、衰、苦、乐”八种境界,而这“八风”吹不动,可见苏轼是想告诉佛印,他“静”功有成。

佛印禅师从书童手中接过,看了以后,拿笔批了两个字,就叫书童带回去。苏东坡以为禅师一定会赞赏自己修行参禅的境界,急忙打开禅师的批示,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放屁”两个字,不禁无名火起,于是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船快到金山寺的时,只见佛印禅师早已站在江边等候苏东坡。苏东坡一见禅师就气呼呼地说:“禅师!我们是至交道友,我的诗、我的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怎可骂人呢?”禅师若无其事地说:“骂你什么呀?”苏东坡把诗上批的“放屁”两字拿给禅师看。禅师呵呵大笑着说:“言说八风吹不动,为何一屁打过江?”。

苏轼的道行,在其诗三千,词三百中常有体现,造诣之高古今瞩目。然而“八风吹不动”,却“一屁打江过”,可见清静已属不易,要“常清静”就更难了。


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常清静经》

真,即本真,最自然的先天状态;常,指恒常;真常作为一个词组,广泛的使用于魏晋时期,哲学上意为自性,本觉。应,即应对;物,指不断变动的外部环境。

真常应物掰碎了讲,意思是用自己最原始最本真的状态去应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这个真常就是在人心之间立了一根坚实的柱子,这根柱子可以叫“原则”,亦可谓“初心”。“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有了这根柱子,无论外部空间产生何种变化,自是道心坚定,不为所动,不为所迷。

真常得性,与真常应物相对,真常应物讲以自己的内心应对外物,而得性则是一个反哺的过程,以外界不断变化的繁杂去涵养内心的本真,或者说是去磨炼秉性。用阳明先生的话讲,叫“事上练”。

应物是外在的锻炼,得性是内在的修行,常应常静,便做到了“常清静”。

常言道“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执着于外物,很快会被欲望占居心灵,失去智慧。而只专注于内心,不经历外界考验,又不可得其真意,难有真正的精进,只能是“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吧。行文至此,想说的,就都说清楚了。

单单一个“静”字,说他占据了中国文化的半壁江山,亦不为过。毕竟,仰天大笑出门去的人,也在静夜里低头思故乡;醉里挑灯看剑的人,也听清风半夜鸣蝉;感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人,也琢磨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静,自古便是国人精神的选择,心灵的希冀。几千年喧嚣人间世,也留下了几千年的智慧与感悟,今日你我偶得清静,不如,就饱饭热煎茶,呷一口怡然自得。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