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姓氏的由来?

访客2022-12-11 01:03:3041

据史书记载,主要源自姬姓、妫姓和姚姓、芈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与陈胡公,春秋时期卫国的孙乙与齐国的孙书为得姓始祖。孙乙是姬姓孙氏的得姓始祖,孙书是妫姓孙氏的得姓始祖。

截至2012年,孙姓在中国姓氏按人口排序中,名义排行第12位,名义约占中国总人口的1.5%。在中国历史上,孙权(姬姓孙氏)曾建立三国时期的吴国,此外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曾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孙拼音:sūn

释义:

1、儿子的儿子:孙子。孙女。

2、跟孙子同辈的亲属:外孙。侄孙(侄儿的子女)。

3、孙子以后的各代:曾(zēng)孙(孙子的子女)。玄孙(曾孙的子女)。子孙(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王孙(贵族的子孙后代)。

4、植物再生成孳生地:孙竹(竹的枝根末端所生的竹)。

5、姓。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子孙[zǐsūn]

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

2、孙子[sūnzǐ]

〈名〉即孙武,春秋末期齐国人。

[sūnzi]

〈名〉儿子的儿子。

3、孙女[sūnnǚ]

儿子的女儿。

4、徒孙[túsūn]

徒弟的徒弟。

5、王孙[wángsūn]

封王者的子孙,也泛指一般贵族的子孙。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