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生孩子片段(民国时期生孩子片段电视剧合)

访客2023-10-11 19:26:1165

众所周知,在民国时期军阀横生,天灾不断。当时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甚至有易子而食的惨状发生。可是有那么一个孩子,父亲临终前还尚未出生。政府得知消息后派遣军队日夜守护,刚一出生就轰动全国。这个孩子究竟是谁呢?为何当时的政府对这个孩子如此重视呢?

了解我国古代史的读者应该都知道,自秦始皇算起到清朝灭亡,我国一共经历了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史。在这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中,有一种思想受到无数君王的追捧,甚至成为皇帝统治天下的利器。这个思想就是儒家思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创立了儒家思想,主张以仁义治天下。孔子为了宣传自己的思想周游列国,从此儒家思想就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

直到汉朝,经过多年的沉淀,儒家思想终于爆发。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让儒家思想一跃登上了封建王朝的政治舞台。在中国古代虽然朝代更迭,但是儒家思想却一直屹立不倒。北宋年间,宋仁宗将孔子的后人封为世袭“衍圣公”这一称号后,“衍圣公”这个称号便一直被孔子的后代所沿用。那么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个孩子跟衍圣公有什么联系呢?又为何被如此重视呢?

在民国时期,第30代“衍圣公”孔令贻膝下无子,自己的原配夫人也早早离世。孔令贻后来又娶了一个小妾,虽然生了一子,但是孩子并未活到成年。当时的孔令贻已经人到中年,膝下无子不仅是他自己的事,更关乎着孔子嫡系的传承。接着孔令贻便娶了第二个小妾,但是以他的年龄已经很难再有孩子了。不仅孔令贻十分焦急,外界人士也为孔子后继无人而感到担忧。就在此时,孔令贻娶的这个小妾传来了怀孕的消息,孔令贻也对这个孩子的到来十分期待。然而没等到孩子出生,孔令贻就身患重病,卧床不起,没过多久就离开人世。小妾肚子里的孩子也就成为了大家的希望。如果这个孩子不是男子,孔子嫡系的血脉也就会从此没落,“衍圣公”的称号也要从孔家其他人中选出。

接到孔令贻去世的消息后,北洋政府也是焦急万分。他们也不希望千古圣人孔子后继无人,紧接着北洋政府就派出了专人去照顾和保护这个小妾。在北洋政府的照料下,孔令贻的小妾终于到了生产的日子。北洋政府十分担心她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意外,甚至令山东省省长曲映光亲自坐阵监督。还派遣军队将孔府里里外外围了个遍。请最好的医生过来接生。当天夜里令北洋政府紧张不已的孩子诞生了。孩子出生后整个孔府上下敲锣打鼓,曲阜百姓燃放鞭炮,北洋政府也放起了13声礼炮,庆祝孔子第七十七世孙顺利诞生。随后孔府将这个孩子取名为孔德成。

当年六月六日,在孔子第七十七世孙孔德成的百日庆典上,孔府收到了北洋政府大总统的手令。令孔德成为世袭“衍圣公”,从此孔德成的身份也彻底变化成为了第三十一代“衍圣公”。

孔德成作为衍圣公,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精于书法、甲骨文以及金石文,经常到各地去讲学。在民国二十四年,接受过西方教育的孔德成认为世袭封号已经不符合时代进步。于是向民国政府要求撤销“衍圣公”的称号,民国政府经过考虑,把封号改成“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仍然世袭。但没有太多特权了,于是孔德成就成为了中国最后一位衍圣公。

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多次找到孔德成希望他能支持日本。但是孔德成接受过中西教育深知家国天下的重要性,严词拒绝了日本人。 在七七事变后,孔德成离开曲阜来到武汉。并且在汉口发表了抗战宣言,严厉谴责了日本人的侵略行为。一时间,武汉人心鼓舞,抗战士气也因此大增。

抗日战争结束后,孔德成跟随蒋介石去往台湾,在台湾期间,孔德成担任了多所大学的教授。同时在多个大学教授古典文学,是一位学识渊博之人。晚年的孔德成也一直坚持授课,直到2008年孔德成在授课期间突感不适,才停止教学。没过多久孔德成就因病去世,享年88岁。

作为末代“衍圣公”的孔德成,还未出生就备受关注。出生后更是刚满百天就被封为“衍圣公”,一出生就赢在了起跑点上。评论区的你认为孔德成该不该受此殊荣呢?又或者有什么别的看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