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为什么失去省会地位(保定为什么没成为省会)

访客2023-10-14 10:47:1840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无奈。

今天的河北省,是全国最奇特的省份之一,不仅仅是一个省内夹着两个直辖市,更在于河北省拥有着全国最全的地貌类型,而且有着最疯狂的省会流转历史。

保定,作为河北省历史上的省会之一,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是河北的政治文化中心,然而,今日的保定却不得不唱着“我终于失去了你”,告别省会,成为河北省的一个普通地级市。

那么,为什么河北省的省会不是保定?保定为什么会失去省会地位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直接原因:内外形势的推动

1966年,一场关乎河北省命运的行政区划调整落实,在成为河北省的省会仅仅8年后,天津市再次升格为直辖市,河北省级机关不得不迁出天津,返回曾经的省会保定。

而此时,一场席卷神州大地的动荡铺天盖地而来,保定成为重灾区。

在这场动荡中,保定的几乎所有机关都受到冲击,省级各单位无法正常办公,不得不另择他处。此时的石家庄作为铁路拉来的城市,工业基础相对雄厚,工人比例高,在动荡中局势相对平稳,因此成为省级机关不得不选择的地方。

除了大动荡,从1964年开始,随着美帝国主义在越南的侵略,以及和北方大国关系的恶化,国际形势开始波谲云诡,战争的风险迅速升高,经济实力雄厚的沿海地区成为最容易遭受美苏攻击的区域。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做出“三线建设”工程的决策,将大量的工矿企业以及机关单位从沿海地区迁往内地。

天津因为沿海,所以非常危险,因此河北省会迁回保定。为躲避战争,各机关分散布置,在保定周边的徐水、涞源等县区都有省级机关的分布。

不过在大动荡的影响下,各机关开始纷纷迁往石家庄。很多来不及从天津搬到保定的机关单位直接从天津迁到了石家庄,石家庄成为河北省的新省会直到今天!

将石家庄作为新的省会是不得已的选择,因为石家庄不仅位置太靠南,对中北部地区缺乏辐射力和吸引力,在文化底蕴上更是远远弱于保定。作为河北省的老省会,保定不仅有历史,更有地位,这决定了保定作为河北省的省会的呼声从省会迁到石家庄后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不过因为河北省的省会频繁变迁,给河北省的发展带来了非常消极的影响,因此在1970年总理拍板,石家庄作为省会的地位被最终确定!

2、客观原因:领导人的见异思迁

今日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单位,从来没有一个省份像河北省这样省会频繁“搬家”的!

从1913年到1958年,短短55年间,河北省的省会搬迁了超过11次之多!这还不算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在洛阳、郿县等地建立的流亡政府。

为什么河北省的省会变迁如此频繁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河北省的历届领导人走马轮换,导致政令朝秦暮楚,一日三变,这是导致河北省省会变迁的客观因素!

清朝灭亡后,民国建立,但是因为民国的革命如此的不彻底,导致军阀混战的局面很快形成。河北省作为曾经的直隶,北接蒙古,东望东北、南邻华北,西挨西北,是典型的兵家必争之地。

北洋军阀时代,张作霖、吴佩孚、冯玉祥等军阀就在河北地区展开激烈争夺,导致总统走马轮换,国家乱成一锅粥。

在袁世凯将北京定为都城后,河北就成为拱卫北京的重要屏障,也成为军阀争夺的重要目标。

1930年中原大战,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联军横扫北平,蒋介石大败,位于北平的河北省政府无法运转。随后张学良入关,击败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联军,为了控制河北,张学良将河北省会迁回天津。

不过随着日本侵略的加快,天津再度危急,省会迁回保定!

可以说,建国前因为领导人的争夺和轮换,河北省省会如提线木偶一样转来转去。

不过,建国后,省会漂流的局面还未改变!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领导人吃着碗里看着锅里,不想着发展新省会,而是一直在寻找更好的省会!

保定虽然有历史有地位,但是建国前积贫积弱,铁路不敢发展,工厂不敢建设,唯恐成为新的战场。结果导致周边的石家庄等城市相继发展起来,到了和平建设时期,保定除了历史啥也没有!地位尴尬起来!

省的领导不满足这些,他们想要更发达的天津!

1958年大跃进开始,河北省请求将天津作为河北省省会,于是做了几十年直辖市的天津成为河北新的省会!

但是因为北京的原因,天津直辖是必然事件,河北省又把眼光瞄准了石家庄。等到迁到石家庄后,领导又酝酿着新的省会选择。要不是总理及时叫停,这样的闹剧不知要持续到何时!

说到底,还是保定的各种条件都不行,才导致了领导的见异思迁。

人,才是导致河北省省会流浪,以及今日河北面貌的主要原因!

3、根本原因:靠近首都的位置

河北省省会频繁搬家,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国政治中心的不断跳转。

元明清时期,北京是帝国的都城,河北作为京畿之地,也是名副其实的直隶。清朝时期的直隶地位很高,晚清时期的直隶总督兼任北洋大臣,位高权重!

都城稳定,河北省省会就相对稳定。从1669年直隶巡抚移驻保定府,到1911年清朝灭亡,近250年时间保定一直是直隶省的政治中心。

但是,随着列强的入侵,北京成为列强的重要目标,直隶也成为兵连祸结之地。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八国联军再次攻陷北京,每一次,河北都成为战争的重灾区。直隶省省会作为都城的重要支撑,也不得不做出改变。

比如随着天津的开埠,直隶首脑不得不向天津转移,形成了夏季在津,冬季在保的办公模式。

北洋军阀时期,随着列强的相互倾轧,作为政治中心的北京再次成为众矢之的,河北也被不断撕裂和弥合,不得不随之迁来迁去。

在民国时期,决定保定能不能成为河北省省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天津的直辖,而天津的直辖与否又取决于北京政治地位的变化。

所以,保定的省会地位,还是捏在北京手里的!

除去战争的影响。一旦北京成为都城,那么天津直辖必然是趋势,那么保定作为天津的后备之选顺理成章。

但是保定不仅仅是经济等各方面条件都不行,最重要的是保定离北京太近了。站在今天的角度,省会位置如此靠近首都,都是一件非常不妙的事情。

因为城市的发展需要经济腹地,如果过分靠近北京,势必要成为北京空吸的目标,这样保定的经济发展就无从谈起。而经济不发展,带动全省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保定地理位置在河北中间,但是因为有北京和天津的存在,要想河北发展,选择石家庄是一个相对来说最好的选择!

所以,为了河北的发展,省会留在保定不合适!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