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手_四十八手是什么-

访客2023-10-14 10:51:0935

1

2022年高考语文场结束了,可全国新高考I卷的作文却“火”了。

题目中给出了3个关键词,分别是“本手”、“妙手”、“俗手”。

看到这里很多家长都坐不住了,这是什么意思呢?孩子能不能写得出来?

别担心,其实这是围棋当中的术语。

这次的作文题目难与不难先放到一边,单从给的材料来看,起码还是很容易找到主题的。

简单来说,本手就是妙手的前提,两者缺一不可,否则很有可能会出现“俗手”。

说起来还是很容易的,可该怎么写又是另一回事了。

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理解的,当我看完这则材料时,给我的启示就是:

“哪有什么速成?所有的速成都叫‘耍流氓’”。

2

在介绍“我的启示”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3个人,或许看完后你就能懂我为什么这么说了。

第一位是个英雄。他叫杨勇,是D2809的司机,牺牲于6月4日的事故中。

当天上午9点,D2809从贵阳北出发,向着广州南驶去。

10点21分左右,列车经过榕江站,就在它驶出月寨隧道口时突然撞上了侵入轨道的泥石流。

当时乘客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列车D2809就撞上了月台,7、8号车厢也脱出了轨道,场面惨不忍睹。

事故发生时,整个列车一共有143名乘员。

当贵州消防队赶到时,仅有1名列车员和7名旅客受了伤,其他人均安然无恙。

唯有列车司机“杨勇”牺牲了,这一年,他才刚刚46岁。

经过车载数据的分析,杨勇在发现线路异常后的5秒内采用了紧急制动,D2809本来是以250公里时速行驶的,经过一路减速后到达了榕江站。

最终车头冲上站台,杨勇壮烈牺牲,一车人的性命才得以保全。

如果在那5秒里,杨勇因害怕和慌乱错失操作良机的话,那么列车很有可能冲出隧道、坠入河中,后果将不堪设想。

生死关头,谁也不知道杨勇在想什么,只知道他用最后的力气和理智为所有乘客博得了一线生机。

有网友说:“杨勇已经救下这么多人了,为什么幸运不能多他一个,他可是个英雄啊”!

杨勇的确是英雄,全网都应该记住他的名字。

看过报道的人都知道,D2809从全力刹车到完全停下需要3.2公里,杨勇能在如此短距离、短时间内做到这种地步,可见相当专业了。

能当上动车司机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按照规定,必须有三年的电力火车驾驶经验才可以去报考。

在成为一名真正的动车司机前,还需要经过两年学员,两年副司机,两年司机的三个阶段。

与此同时,还要经历各种考试、考核、培训,能坚持到最后的人几乎少之又少。

杨勇这一路走来流的汗、吃得苦或许说都说不完,他不是天生的“英雄”,却用无数个日夜拼命成为了“英雄”。

你看,虽然杨勇牺牲了,但他的“妙手”其实都源于“本手”。

就像有句话说的那样:“世界上本没有冷静的天才,他们只是比别人多做了一些练习而已”。

3

第二位是个明星。她叫巩俐,可能大家都对她比较熟悉。

巩俐可以说是国内国际斩获大奖最多的演员了。

前段时间,第40届香港金像奖公布了提名名单,她凭借《夺冠》中“郎平”一角获得了“最佳女主角”的奖项。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夺冠》,导演陈可辛说,这是他拍过的最舒服的一部影视剧。

因为世界上就分两种人,一种是跟巩俐拍过戏的,一种是没跟巩俐拍过戏的,他很庆幸成为了前者。

为什么这么说呢?

陈可辛提到过巩俐的一段戏,那段戏是她的独白,也是全剧中最重要的部分。

4分钟的时间,台词沾满了3页纸,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和动作都是至关重要的信息。

陈可辛导演向来严厉,他的戏几乎没有一镜就过的,但巩俐却做到了,这段4分钟的戏瞬间让陈可辛对她刮目相看。

那巩俐是怎么做到的呢?真的是靠着“上天赏饭吃”的天分吗?

为了把“郎平”这个角色神还原,那段时间巩俐几乎从早到晚都待在排球场上。

她就像郎平的影子一样,将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记录在日记本上,然后一个细节接一个细节的去“模仿”。

除此之外,她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像个排球运动员,每天都会跟女排成员们混在一起,学习他们的专业性动作、了解她们背后的故事。

巩俐的床下永远都放着个排球,但凡能闲下来,她就会钻研专业运动员的打法。

为什么巩俐能神还原郎平?如果细心地去了解她一下,你会发现巩俐其实没有多少天赋,甚至还有点“笨拙”。

巩俐三次报考艺术院校,结果三次都落榜了。

这对她的打击非常大,就像一盆冷水直接从她头上浇到脚跟一样,那段时间她甚至放弃了对梦想的追逐,一味地怀疑自己、抵制自己。

不过幸运的是,她遇见了尹大为,在他的帮助下巩俐再次燃起了希望,决定再为中戏拼一次。

可惜她再次失利了,老师们在巩俐的表演中都能看出她的天赋和对梦想的希望,但总觉得差那么一点。

要不是一位老师出于怜悯破格录取了她,恐怕巩俐真的要与中戏说再见了。

她最令人欣赏的一点就是,她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在她身上永远有一种永不服输的倔强。

或许正因如此,她才被录取,才有了日后频繁拿奖的“巩皇”。

你看,“笨拙”又怎样,这个世界上从不缺少聪明的“速成”,而是缺少笨拙的、实打实地“慢成”。

巩俐没有天生的“妙手”,她所有的成功都建立在“本手”之上。

4

第三位是国家运动员苏炳添,他是国人的骄傲。

前段时间,一个

#好想给苏炳添一块奖牌#

的话题上了热搜,这个话题的出处来自前段时间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大战中。

苏炳添最终的排名虽然位居第6,但他却创下了9秒83的亚洲记录。

这个成绩有多优秀呢?

这么说吧,此成绩完全打破了黑人在短跑中的绝对统治。

在历史的百米短跑纪录中,苏炳添的9秒83位居第13名,听起来或许成绩平平,可仔细一看,前12名全是黑人运动员。

如果抛开成绩不说,只看运动能力的话,那么苏炳添是处于劣势的。

因为黄种人肌肉的爆发力天生就比黑人差一半,跟白种人比起来,也只能算得上人家的70%。

更了不起的是,苏炳添已经32岁了,早就过了身为运动员的黄金期,他能在这时突破极限,冲刺到第13名的成绩,简直就是个奇迹。

他靠的是天赋吗?

很明显他没有天赋,也没有“妙手”,他的身高只有1.71米左右,要是不了解他这个人,我还真有些不太相信这是位短跑运动员的身高。

就拿博尔特做个对比来说,他的身高大概在1.96米左右,仅用41、42步就能完成的百米短跑,苏炳添却用47、48步来完成。

正因如此,他曾被体校多次拒之门外,人人都劝他放弃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

可让他坚持走到最后的,是他那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不服输。

他从初一进入校队到现在,每一天训练结束后,他都会认认真真地在本子上记录下来今天的运动量、以及要调整的地方,这一坚持,就过去了十几年。

除了跑步本身之外,苏炳添还要完成其他提高体能的运动项目,即使每天练习到呕吐、弄得一身伤痛、汗水打湿了衣衫,他也从没说过一句放弃。

苏炳添的教练袁国强说,就算是很枯燥的力量训练,他也会认认真真地完成,从不玩手机和聊天。

所谓的奥运精神不过如此吧。

知乎上有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100米短跑提高0.1秒难不难”?

苏炳添在下方给出了答案:“0.1秒可不能小看,它可太厉害了,提高0.01秒都非常难,我从9.99秒提高到9.90秒就用了3年的时间”。

3年的努力换来了0.09秒,看似不起眼的时间,却是他眼中的珍宝。

为了做出这项改变,其实他付出了很多我们看不见的努力,甚至改用左脚去起跑。

他需要重新调整呼吸、节奏,突破之前的条件反射。

就像我们习惯用右手吃饭一样,突然有一天你要练习用左手吃饭,那种不习惯的感觉,真的没几个人能坚持得住。

有人问,天赋重要吗?

当然重要了。可苏炳添却用行动告诉我们:“只要努力,即使没有天赋也可以创造奇迹”。

他没有天生的“妙手”,却一步一个脚印地赢得了“本手”。

5

说到这里,相信大家都对“我的启示”有所了解了,当然了,对于这次高考作文的题目,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有一千种看法。

那我为什么说“速成”就是“耍流氓”呢?

这就像两个人谈恋爱,3个月内结婚和3年内结婚根本不是一个概念,虽然没法保证哪个更幸福,但至少3年的时间,可以更了解一个人。

速成速决到最后没有一个好结果,保不定对方会在心里骂一句“耍流氓”呢!

恋爱需要慢慢来,成功也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才是成功的基石。

有时候,用时间换天分,用努力换幸运可能更为踏实,你说呢?

“妙手”和“本手”其实就是这么个道理。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