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真人秀综艺排行榜_媒体观察|对待真人秀节目中的“虐星”现象
室内真人秀综艺排行榜_媒体观察|对待真人秀节目中的“虐星”现象
编者按:真人秀是靠明星加持来保证收视率的。 竞技真人秀遍地开花,却离不开“虐星”的桎梏。 苏州大学2016级本科生傅越、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杜志宏在2021年《媒体观察》创刊号发表文章,认为在需求驱动下观众、明星和节目形成双向需求关系。 明星自身价值透支,观众审美成茧,与行业恶性竞争的循环给社会带来灾难。 真人秀要避免其不良倾向,需要形成行业审美与责任感、观众绿色娱乐、政府完善规章制度三位一体的格局,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并开辟了同质化竞争的新路径。
所谓“虐星”室内真人秀综艺排行榜,是指真人秀节目中明星过度消费的现象。 随着国内真人秀节目竞争的加剧,制作方为争夺市场份额,逐渐从对明星的“轻虐”升级为“极度虐”,“虐星指数”不断升级。 节目产品的消费“卖点”。 2019年11月,台湾演员高以翔在参加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追我吧》时不幸身亡。 直指国内综艺节目夜间录制、设置高难度环节等弊端,引发了行业和社会的反思。
一、真人秀节目“虐星”的历史沿革及主要表现
“虐星”是明星为了提升节目吸引力而进行的过度消费。 真人秀一般以明星作为流量引流的核心,明星的悲剧和丑陋是节目拉高收视率的利器。 纵观各类真人秀节目,“虐星”现象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构成了一场畸形的“盛宴”。
(一)真人秀节目《虐星》的历史
短短几年,中国综艺经历了三级跳——从草根“造星”,到明星参演的“真人秀”,再到如今的“虐星”。
2013年,江苏卫视和浙江卫视几乎同时推出了中国真人秀节目的“新物种”——明星跳水竞技真人秀节目《跳水魔方》和《中国星跳》。 许多观众。 2014年,真人秀节目《奔跑吧,兄弟》播出,指压板、弹射椅、撕名牌、泥潭大战等游戏环节的设定只能算是“轻虐”。 与此相比,同年首播的真人秀节目《前进》的任务设置更为复杂室内真人秀综艺排行榜_媒体观察|对待真人秀节目中的“虐星”现象,规则也更为严格。 钟汉良在任务中徒手抓牛粪,李霄鹏被带到400米高空跳伞,周韦彤溺水身亡。 安全方面,“虐星”指数再次升级。
2016年,真人秀节目《和贝尔一起冒险》将录制现场带到了野外,开启了明星的野外求生之旅。 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韩雪含泪吞活蚕、大张伟吃鱼眼等视频片段被单独剪辑出来作为精彩片段。 如此无限的任务让明星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 这些“任务”不做,同样会受到严惩:吴倩被罚在蛆虫中找安全扣,大张伟说“生活太坎坷”,参与录制的明星都想数次退出节目,众人态度低落,真人秀节目对明星尊严的漠视更是将“虐星”推向了新的高度。
2019年底,台湾演员高以翔在都市夜景追逐竞技节目《追我吧》中突然离世,该剧永久停播。 节目号称“在硬核竞技氛围中突破体能极限”,还有梅花桩、檐墙、平衡滚轴、70米攀爬、高空急降等高难度环节. 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为行业的内容生产机制和录制弊端敲响了警钟。
从2013年至今,“虐星”节目不断增多,“虐星”的形式也五花八门。 “虐”作为一个关键词,不同程度地贯穿于各类真人秀节目中。 这种利用明星“反常规身份”提供吸引力的歪风,在2019年底成为众矢之的。至今,这种用生命换取的教训,已经在社会上广泛引发良知和良知的严重拷问。媒体的社会责任。
(二)真人秀节目《巨星》主要演出
真人秀节目中的虐星可以说是表现在各种方面。 从身体到精神,明星们在节目录制过程中都遭受着各种“折磨”。
1.“身体虐待”
从以上对真人秀虐星历史的回顾可以看出,以“身体虐待”为主要特征的“虐星”是大多数户外真人秀节目的通病。 以《奔跑吧兄弟》为代表的大型户外竞技类节目,将节目的应用场景从室内扩展到室外,从国内扩展到国外。 基于节目以“虐”造丑造丑、制造笑点,几乎所有驻场明星都经历过身体伤害。 又比如野外求生真人秀《和贝尔一起冒险》,节目本身的“虐”就是一个十足的卖点。
2.“精神虐待”
在专业的竞技真人秀节目中,也能看到“虐”的影子。 在明星擅长的专业领域室内真人秀综艺排行榜_媒体观察|对待真人秀节目中的“虐星”现象,这类节目中的“虐”有了新的包装,变成了“心理虐”或“精神虐”。 2020年,创作歌手挑战真人秀《我是唱作人》第二季开播。 歌手和作曲人分为上、中、下三个位置,对艺人的心理压力不言而喻。
二、“虐星”背后的市场竞争逻辑
真人秀节目“虐星”现象的背后,暴露出该领域的诸多问题。 随着节目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种竞技真人秀遍地开花。 为了在关注度的争夺中占据一席之地,他们只能加大明星消费的力度。 同时,“虐星”离不开市场、制作主体和观众三方的配合,也离不开播出平台和监管机构。
(一)竞争是观点
近年来,“明星+大制作”逐渐成为真人秀节目成功的标准,对观众产生了巨大的号召力。 为了突出“竞技精神”,严格的规则和高强度的任务是收割节目制作人眼球的关键。 场景规则设置的合理性和严谨性,营造了竞技明星真人秀的沉浸感。
《奔跑吧,兄弟》开创了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时代,激烈追击中存在安全隐患。 《追我吧》以科技感为创新点,只以“竞技精神”为核心价值。
然而,“夜间录制+高强度任务”,蜂巢虫洞、平衡滚轴、爬楼梯等游戏设置,不仅对体能要求高,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长时间的夜间录制,更是对明星和工作人员的身体损耗。
市场竞争和真人秀节目的自我生存需要推动节目的发展和创新,制作主体在市场环境、观众需求和坚持价值取向之间寻求平衡。 显然,制作方在逐利中丧失了应有的媒体责任感。 虐星不断升级,考验游戏安全和消费底线,过分迎合用户低级口味,陷入泛娱乐化趋势,演变为搞笑表演,甚至威胁明星安全.
(2) 明星成为市场
由于前几年电视剧产能过剩,加上演艺明星的片约减少,不少明星纷纷将职业归宿从影视剧表演转向综艺娱乐节目。 真人秀的发展。
高度市场化和逐利资本的内在驱动,促使行业以低级趣味获得关注,以期获得更高的收视率和更多的经济效益。 在眼球经济时代,制作主体的内容制作被资本奴役,迎合了部分注重隐私、猎奇的观众的低级趣味,其过度娱乐化倾向受到社会各界的谴责。主流媒体。
(三)法规漏洞
如果说用户需求是主要驱动力,明星本身与市场形成双向需求,三者共同催生“虐星”节目,那么政府的作用就是在制度上施加强制力层面,从源头上遏制和防范此类节目。 播送。 但目前制度层面监管机制缺失、权责不明,使得节目制作方仍有可乘之机。 主流媒体要进一步推动制度完善。
三、“虐星”现象的不良社会影响
(一)星象透支
明星具有真人和名人的双重身份,也可以理解为“后台”明星和“前台”明星。 表演是其核心,真人秀节目的出现,把原本属于幕后真人的明星们推到了前台,导致了后台的前台。 当明星走上“台前”,如果在“虐星”的高强度模式下出现任何不当行为,将与观众心中建构的形象不符,面临“人身伤害”的潜在风险。坍塌”。
其次,中国娱乐业正面临着消费主义文化的吞噬。 明星已经演变成商品。 大众的消费行为是为了获得自我满足,同时也成为明星价值实现的必由之路。 当一个明星穿梭于各种真人秀节目中,过度展现自己“真实”的一面,与观众近距离接触时,他的“距离感”和“神秘感”就消失了。
最后,“虐星”真人秀普遍将明星置于自己不擅长的竞争环境中,在非专业领域“挑战自我”成为卖点。 频繁出现在真人秀节目中的明星们,压缩精力专注于自己的专业领域。 作为一个真实的人,他们的个人风格被观众记住了。 没有真人秀节目,观众在观看明星演员的作品时,往往很难“入戏”。
(二)观众审美畸形
虽然存在活跃的观众批判意识,但由于年龄和文化水平的差异,观众畸形的审美会对真人秀节目的审美风格产生不利影响。
(三)行业恶性循环
“虐星”是大众传媒和消费主义的阴谋。 随着竞争激烈的真人秀市场趋于饱和,“慢综艺”开辟了一片蓝海,观众的审美也在不断变化。 制作人设置精彩看点,满足观众期待。 在手段和形式上的创新,在科技感等花哨的包装下,其本质依然以“虐”为核心,落入“泛娱乐”的刻板印象。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电视媒体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因此,真人秀节目固有的娱乐性被不断放大室内真人秀综艺排行榜,试图用娱乐性来博取观众眼球,提高收视率,吸引广告商投入,实现盈利。
四、“虐星”现象的综合治理路径
(一)制作人:兼具审美与责任感
一是娱乐节目作为大众文化的前沿阵地,需要培养自律意识和创新意识,形成一支思想政治素质高的专业队伍,为持续制作高审美水平的节目提供人才支撑。 第二室内真人秀综艺排行榜,我国竞技类真人秀节目的模式大多来自版权的引进。 在本土化的过程中,要深耕中华文化的真土,在追求精彩的赛事中进行核心改造,引导观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审美情趣。 同时,要注重创新内容表达,提升内容质量。 原创优质节目将获得更多观众,为观众带来更多新鲜感。
(2)观众:绿色娱乐,自觉抵制
“虐星”节目的源头还是在于为用户需求构建了市场。 因此,提高观众素质,让观众自觉抵制“虐星”节目是关键。 失去用户就意味着失去市场,“虐星”节目也将失去生存空间。
(三)法规:完善细则,坚定底线
大众传媒作为重要的舆论阵地,可以有效遏制“虐星”倾向,在社会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行业自律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监管制度和规章制度等“异类自律”措施,切实加强媒体监管,引导优质节目输出,并从源头上屏蔽迎合观众低级利益的“虐星”节目播出。
节目内容是否规范,与政策的完善程度密不可分。 政府需积极听取包括行业协会、专业组织、专家学者等各方意见,汇聚多方力量,共同维护优质真人秀内容建设,充分发挥行业治理体系中的最高权力 第二个环节——政策的强制作用。
有法可依,但要加强行政执法。 广电总局相继出台的《限娱令》、《加强限娱令》等文件,以及“先审后播”等政策,对整治不正之风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行业 但在操作层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如果没有有效的检查、曝光和惩处,“掠边”的成本太低,就会导致更多的奸商入局。 因此室内真人秀综艺排行榜_媒体观察|对待真人秀节目中的“虐星”现象,需要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提高预见性和前瞻性,全面了解行业前沿问题,使政策内容全面系统化,强化行业底线认识,营造良性竞争氛围兼具娱乐性和文化内涵。
总之,真人秀节目中的“虐星”现象是有其现实基础和社会基础的。 作为社会现实,事故频发,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热议。 群众狂欢节的娱乐需求是永无止境的。 在节目制作中,更加注重文化内涵和价值建设,创新突破,观众自律和政策规范是真人秀可持续发展之道。
(载于《媒体观察》2021年1月号,原文约万字,题目:真人秀节目中的“虐星”现象及其治理。本文为哲学社会重点项目江苏省高校科学研究“视频话语演化的媒体革命研究”()和苏州大学“传播与社会治理创新团队”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付悦,苏州大学2016级本科生
杜志红,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Tags:
相关推荐
- 湖北三江航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 60925996.99 元中标红林总装厂房二期工程
- 江西省天久地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标龙里县城区排涝工程勘测
- 北京中和联信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中标山地农业科技创新基地植物表型研究设备采购及伴随服务(重新招标)项目,中标金额 7764000 元
- 霸州市佳理鑫五金制品厂中标新乐市第三中学采购项目
- 河北泽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等为路南区乡村振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一期)一标段工程总承包(EPC)(二次)中标候选人
- 河北石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10110736.93元中标高铁片区景观提升项目施工三标段
- 中基恒源建设有限公司中标高铁片区(含新华商业广场)景观提升项目施工五标段,中标价 13430852.95 元
- 九芝堂换帅完成工商变更
- 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大宁县水果供应链基地运营配套建设项目施工(二次)第一中标候选人
- 浙江宁慈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以97028327元中标慈溪市城市生活垃圾收转运一体化建设项目(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