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理个人资料简介:出道10年不温不火,中年饰演李丰田成名

访客2024-02-23 17:44:1534

 

The beautiful never asked for a tension.宁理说他在电影《白日梦想家》里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时被触动到了。

他后来的生活就像那句电影台词,“美好的事物从不祈求别人的关注”。

因为专注自身、自我绽放本身就是对自己的一种奖赏,同时也带着与生俱来的吸引力。

而宁理这个人就像这部电影的名字“白日梦想家”。

 

一个极致的理想主义者不是生活在象牙塔里的纯粹,而是见过生活最原生态的面貌后依旧允许自己做梦。

对于影视,宁理一开始是相信的,他相信那是世界上某个地方正在上演着的片段,后来发现影视就是给世人造梦。

但这并不影响他的热爱,那他就带着生活里的“真”一次次入梦,在梦里参透人生,又在人生路上接着给自己造梦

宁理这动荡不安分的半生没能让他对生活麻木,却让他一点点返璞归真。

他还是最初那个满怀理想主义的“白日梦想家”,但好像又不再完全是最初那个满怀理想主义的“白日梦想家”。

 

一、

2017年大概是他人生中,世俗意义上的高光时刻。

已到中年的宁理,终于凭借一部爆款网剧《无证之罪》被大众熟知。

“李丰田”这个角色有多深入人心,且看他被网友冠上了怎样的称号——“近十年国产影视剧中最出彩的反派扮演者”、“是可以载入中国犯罪影视剧史册的狠角色”。

 

不是在这部戏中宁理突然演技大爆发,而是在宁理用身和心塑造的多个角色中,“李丰田”有幸被看见。

这个机会没能让宁理或者跟宁理一样的演技派打破内娱“流量”的怪圈,但这个机会确实是把宁理籍籍无名的那些年摊在观众眼前。

他曾说拍这部戏让他回忆起上戏的时光,纯粹的讨论戏,没有包袱,很认真很投入,所有人都抛开经验拿出所有的热情和虔诚。

而在这之前,沉寂数十年,他不是没有过迷茫,也不是没想过放弃,但无论遇到任何事,幸运的是他有这世界上最智慧的母亲和最善解人意的妻子。

母亲潜移默化教给他的人生哲理让他可以保留一颗平常心面对挫折,妻子无限的爱与包容让他永远不缺“再出发”的勇气。

 

众人唏嘘,还好娱乐圈的诸多不公没有磨灭掉这个中年男人的梦想与热情,让这个从小就对表演情有独钟的少年成长成如今的模样。

岁月如梭,魅力不减,明珠蒙尘,终是明珠。

宁理出生于北京海淀医院,在高知分子家庭里长大的他,自记事起就开始被父母的处事方式影响到。

母亲因为家庭出身问题,自宁理出身不久就被下放,父亲也从一名高级工程师成了皮革厂的一名普通工人。

 

那时候宁理很崇拜自己的父亲,即使社会地位大不相同,但在这样的小小岗位上,父亲仍旧每年都是先进工作者。

宁理一开始不解,父亲就告诉他说,其实到任何一个地方,与其混日子或者整天抱怨,不如去发掘工作的乐趣,你认认真真地去做一件事情,比你敷衍潦草去做一件事情更轻松。

也正是这句话,让宁理在往后的很多年里,再为生活所迫历经很多个行业时也都认真对待,最难的时候也能乐在其中,于他来说这些经历都被沉淀进了之后的演绎里。

 

二、

这样平凡但快乐的日子没有持续太久,明天和意外谁也说不准哪一个先来。

母亲车祸去世那年宁理只有11岁,弟弟9岁,姐姐16岁。

突然失去爱人,要独自面对三个未成年的孩子,父亲并没有因为这场意外一蹶不振,在全家都陷入一种无法言说的灰暗时,父亲一直默默用自己的方式带着大家走出来。

小时候宁理与母亲和姐姐

但幼年丧母的痛楚多少会对宁理有些影响,从此他的性格极度缺乏安全感,对任何未知的事情开始变得担忧和焦虑。

这跟“爱做梦”的他无疑是矛盾的,年轻时的宁理每每感受到生活能一眼看到尽头时,又会感到很恐慌。

而这种矛盾和敏感恰恰又是一个演员所需要的具备的。

每一段好的表演都需要表演者有一个自我撕扯的过程,而宁理的矛盾和不安也通通在角色塑造和文学作品中找到了答案。

如果说父亲创造了他理性的一面,那么母亲恰好就是他感性和精神层面的引领者。

比如“美”,宁理生命中第一次对“美”有所感知就是因为母亲。

 

每到冬天,母亲就把玉米花插在细细的树枝上,放在屋里的瓶子中说道:“看,像不像梅花?”

有一次母亲拿了两个鸡蛋想给宁理煮鸡蛋补补身体,结果不小心掉了,着急去挽救掉的那个,最后两个都掉在地上,但她全然没有普通人懊恼或负面的情绪,只是被自己的举动笑到岔气,又把剩余干净的给宁理炒炒吃了。

那一束束“寒梅”让宁理看到了生活的美好,而那两颗鸡蛋让宁理懂得了生活的真谛——原来快乐这么容易,从不用刻意寻找,哪怕面对糟糕的事情,不妨就当逗自己一乐。

他不止一次在采访中提到母亲,却次次都用上了“美好”二字。

母亲的明朗豁达和骨子里的美好浪漫抚平了父亲所给予的全部严厉,也许正是那个时候,宁理就已沾染上艺术家的气息。

于是在第一次落榜之后,他追随自己内心的声音,突然一心要考上海戏剧学院。

 

书香门第跑出来个要学表演的,父亲一万个不解,但宁理考都考上了,宁爸爸除了支持也别无他法。

他认为学习才是最便捷的道路,害怕儿子以后要吃苦,不理解但最终选择尊重。

宁理其实小时候就曾对表演有自己的见解,那时候他觉得:其实每个人每天都在进行表演,不是说你一定要有一个摄像机,有个舞台才是,你进入到另外一种你想象的人的生活状态,这就是表演,我们小时候是过家家,玩打仗什么的,那你就进入到了一种表演状态。

上海戏剧学院的第一课就让宁理觉得新奇,曾经被认为是不务正业的事情突然一下子变成了正事儿,他就像一粒破土而出的种子,经过系统的学习和飞速的生长,也开始对表演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真正的表演不是要模仿偶像而是要模仿生活。”

原来表演不是想象,而是要无限接近真实。

 

一晃眼到了毕业季,宁理被分配到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刚到就与老戏骨搭档出演男主,宁理的生活顺利的出奇。

包分配、工作稳定、吃穿不愁,这是多少人羡慕的生活,可这样的稳定有个缺陷,一眼能看到生活的尽头其实也没什么不好,可宁理感到恐慌和焦虑。

他身上其实一直带着不安分的因子,他要的自由和精神上的追求后来在外人看来也许并没有带给他什么,但也确实拓宽了他生命的厚度。

 

三、

27岁,他满怀期待与热情或者新鲜感,孑然一身去了美国。

可从喜剧影片里了解到的国外世界又怎么能跟现实一样呢?

他被迫收起自己所有美好的想象,遇到了第一个难关,就是语言不通。

好在宁理很有语言天赋,在国内就会说多个地区的方言,身处那样的语言环境中,英语学的很快。

第二个难关,是维系生活,没钱理想也同样难以实现。

宁理为此尝试过很多个职业,房产中介、快递员、装修工人、珠宝鉴定师、甚至学过金融,经历可谓丰富。

最穷的时候他只能买最便宜的罐头往里兑水,衣服穿二手的,一条牛仔裤只需要几块钱。

 

熬过了所有,宁理在美国时间最长的一段工作是在一家邮局,当时他的领导甚至已经找他谈话,想让他正式留下来,用中国的话讲,那就是铁饭碗。

我不知道当一个男人在快要三十而立的时候选择从零开始需要多大勇气,但这一次,他仍然因为看到了生活的边界而放弃。

生活或者说他自己给了他重新选择的机会,但也许他天生就应该做演员,永远在路上,永远看不到尽头。

这种挑战和魅力让宁理痴迷,他还是放不下最初的热爱,在去美国的第二年就考进明尼苏达大学电影制作专业,从那时起,他与影视的羁绊恐怕这辈子就解不开了。

这样一个烧钱的专业和这样一个爱做梦的人,宁理很幸运,遇到了世界上最好的爱人。

 

在美国,语言可以交流知识、交换信息,可宁理还是很难通过语言与他人共情,他第一次产生强烈的孤独感,而她的夫人正是那时候出现在他生命中。

宁理的太太是个很温柔、很善良的姑娘,她会比任何人都理解他的内心,支持他的理想。

她不介意他10年间几乎没有工作,对他的焦虑和负面情绪始终如一的包容。

她告诉他没有什么比快乐更重要,而如果放弃自己的热爱,快乐将会消失。

妻子对他说:“你要换个角度来考虑问题,这段时间你也没有白费,你在孩子最需要你的时候,全程参与了她们的成长。”

她在他自我否定的时候坚定的跟他站在一起,说陪伴孩子成长同样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2007年,合适的契机出现,宁理决定带着一家人回国。

10年过去了,娱乐市场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流量当道,宁理空有演技仿佛成了最大的笑话。

要不改行要不等,宁理又在太太的支持和鼓励下选择了后者,可以说后来这些角色的诞生,宁理的太太也功不可没。

饰演电影《爱情神话》里的小皮匠,宁理去找修鞋的鞋匠学了半个月的手艺。

 

《沉默的真相》里饰演张超出场就让人眼前一亮。

 

还有《埃博拉前线》里的韩勇,《扫黑风暴》里的马帅,每一个角色都是惊喜,不仅是宁理的惊喜,也同样是观众的惊喜。

他总能用最朴实和简单的表演演绎出最复杂和多面的人性。

 

面对突如其来的鲜花和掌声,宁理全然没了当初的不稳重,现在的他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他认为一部戏火了千万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儿,有时候通过导演的剪接呈现出来的自然都是好的东西。

国外10年,国内10年,在2017年《无罪之证》里的李丰田被看见之前,宁理几乎“蛰伏”了20年。

 


 

这20年让他从做梦、入梦再到回归现实,最后还是选择带着岁月的痕迹再次入梦,去体验一场又一场不同的人生。

现在的他已经不再觉得生活应该轰轰烈烈,这样特殊的稳定原来才是最适合他的生活,还有机会选择自己想演的角色,而每一个角色其实都是重新开始。

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更偏向极致的人生,入戏的忘我让他在仿佛身处梦境得到庇护。

他依旧看了生活的尽头,就是去演绎一场又一场戏,可每一场却都是未知的冒险。

正直少年时出走,年过半百时回归,现在的宁理坦然面对自己所选择的一切,包括过去常常伴随自己的挫败感。

他说人生就是不断自我疑问、自我反思、自我和解的过程,没有人例外。

 

Tags: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供水知识-GONGSHUI.CC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推荐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