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倩个人资料简介:被网友大骂滚出主持界,她做错了什么?
2019年,一个“董倩滚出主持界”的话题火爆网络,网友们纷纷表示愿意出一份力。
董倩到底做了什么才能引发如此众怒?
让我们一起看看董倩是如何从央视名嘴到全网被骂的。
1
董倩,1971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是山东青岛。
作为家里唯一的孩子,董倩从小受尽宠爱,又被寄予厚望。
父母虽然对她宠爱但却不娇养,而且她自己也很争气,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她一路从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到北京八中,最后顺利地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
不出意外的话,董倩大学毕业后会成为一个历史老师或是历史工作者。
就连她自己都想不到,她后来会成为一名主持人,这是一个跟她的专业完全不相干的职业。
她整个学生时代都没有接触过主持行业。
毕业之际的一次机缘巧合让她从此走上了一条冒险的道路。
1995年10月,董倩刚走出校门。
当时央视在北大挑选主持人,董倩填写了报名表。
对于这一次的招聘董倩并不抱任何希望,毕竟她对这个行业知之甚少,而且她的专业也与之毫不相干。
幸运的是,她凭借那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和深厚的文学功底,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
成功地通过了笔试面试,进入新闻评论部《焦点访谈》工作。
在这个人才济济的地方,有一张“入场券”并不意味着成功,只能说是一只脚跨进去了。
初入栏目组的董倩,又激动又忧愁。
一方面,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和干劲。
另一方面,她对电视、新闻略知皮毛,好多都是听说过但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所以担心是在所难免的。
第一天上岗,董倩印象特别深刻。
那天的场景深深印在她的脑海里:天空是灰色的,下着大雪,她早早就到传达室等着制片人来接她,虽然定了9点到,她巴不得8点就到那里等着。
本来是信心满满地去上班,结果第一天就被打击到了。
办公室里的同事进进出出,忙得脚不沾地。
董倩却像个木头一样傻呆呆地坐在工位上,不知所措。
她不知道该找谁,也不知道该做什么。
忙碌是他们的,董倩有的只是无措和自卑。
在那一瞬间,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挫败。
但她并不是一个容易被困难打倒的人。
她暗自鼓励自己要努力,从零开始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开始。
她稳扎稳打,夯实自己的基础。
作为新人,她遇到问题主动请教同事和领导,不耻下问,虚心接受同事们的建议。
下班后也不放过自己,依然扎在演播室、工位上,复盘一天的工作,力求将每一个部分都做到完美。
在《焦点访谈》工作一年后,董倩被调到了《东方之子》做出镜记者,从幕后转到了台前。
在这一年里,董倩走得异常艰辛,甚至到后面她都陷入自我怀疑中。
当时董倩做了一个采访,她的表现不但没有得到大家的称赞,反而是遭到了质疑。
当时还有一位北京广播学院的博士生导师专门给央视寄来了一封信,内容全都是对董倩的指责和批评。
因为节目收视率下降,当初面试她的制片人找到她,对她说到:“我挑主持人向来一挑一个准儿,看人还从没有看走眼的时候。可是现在我们的同事,还有领导,都反映你不行,我不能不想是不是我看走眼了。你可别成为我的第一个败笔。”
这一席话让董倩备受打击,甚至已经陷入自我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适合这个工作。
但是她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重振旗鼓,重新端正态度,虚心向前辈学习。
面对外界的批评和指责,她更是虚心接受。
董倩快速地成长起来,从那个懵懂无知的毕业生,乘风破浪,成为那个业务能力强、职业素养高的董倩。
就这样,董倩凭借她专业的职业素养和成熟的支持风格,先后主持了一系列央视重点栏目,比如《新闻1+1》、《东方时空》、《面对面》等。
之后,在很多历史性的关键时刻,我们都能看到董倩的身影。
澳门回归、香港回归、北京申奥成功,她一直奋战在一线。
凭借着扎实的专业功底,为观众带来权威、真实的第一线报道。
董倩从零开始,用11年的时间,锻造出那个专业、犀利的主持人。
2001年,董倩获得第五届“金话筒奖”,这是主持界最高奖项,这算是对她这一路走来的付出的最大肯定。
在很多人眼里,董倩是幸运的,她从北大毕业后就进入了央视,一路走来顺风顺水,鲜花和掌声是她的标配。
但我们不能忽视在这幸运的背后,她所经历的傲慢和偏见,她所付出的多少常人看不到的努力。
董倩迎来了事业的高峰,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她的高峰持续的时间有点短。
外界对她批判的声音甚至盖过了赞美声。
在经历了鲜花和掌声后,董倩很快陷入了舆论的漩涡里。
董倩一直保持她这种刁钻犀利的主持风格。
直击人物内心深处,挖掘受访者最深层次、最真实的情感和想法。
成也是它败也是它,正是因为她的这种主持风格,让她多次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甚至还被喊话“滚出主持界”。
这样拥有“金话筒”的主持人到底做了什么,才会引发众怒,让观众忍无可忍呢?
2
2008年的汶川地震。
第一时间,董倩和搭档就被派去直播。
因为事发突然,根本没有时间准备,再加上时间紧任务重,因此无形中给董倩带来了很多压力。
她在直播中,因为不恰当地采访,遭到了大家的质疑。
当时有一个小男孩被困许久,被救之后,董倩采访他,“请问你感觉怎么样?被压在墙下边疼不疼?如果没有得到抢救人员的发现,你心里会有多绝望?”
这些犀利的问题,字字诛心,无疑是在小男孩的伤口上撒盐。
之后很多人因此质疑董倩太过冷血。
2013年,董倩再次因为言语不当而遭受质疑。
当时安排央视名嘴董倩采访郎平,采访中不免提及郎平从前的经历:执教美国队。
在大家看来,郎平的这段经历是可以避开不谈的,因为她现在毕竟是中国队的主教练。
但在采访中,董倩的提问让人尴尬和为难:“你作为美国队的主教练,去打中国队,那种心情是不是也很纠结?”
节目播出后,很多人开始质疑董倩的专业水平,认为她不具备一个采访者的专业水准。
开始攻击她低情商、咄咄逼人。
这一次她“冷血”的标签仿佛要在她身上贴稳了。
2015年,天津发生一起举国震惊的爆炸事件。
各大媒体众多记者前往爆炸现场进行报道。
董倩采访了一位消防员,她问道“你是家里唯一的儿子,你要是出点事,你爹娘怎么办?”
此话一出,消防员震惊了一下,沉默了许久,眼睛里闪着泪花。
他无法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哪一次救援不是抱着必死的决心。
他也想顾他的小家,但在这种紧急关头,只能舍小家为大家。
自古忠孝两难全。
但董倩似乎没有意识到消防员的沉默,她继续追问,想要一个答案。
这个消防员哽咽道:“这个问题,我没有办法回答”。
之后,董倩又被骂上热搜,随着出现的是一个“董倩滚出主持界”的话题,热度居高不下。
董倩继续保持她“没人性”的主持风格,再次让她处在风口浪尖上。
2019年3月30日,四川凉山发生特大森林火灾,让人无比痛心的是,在这场火灾中,有27名消防官兵失去了生命,仅有3位消防员幸存。
而董倩在采访这几位幸存的消防员时,提出无比犀利的直击灵魂的三连问:“你跟那个战友关系好吗?”“你想救他吗?”“你会自责吗?”
每一个问题都让人不舒服,刁钻又冷血。
刚从死神手里艰难活下来的消防员显然对董倩“猛烈攻势”的提问招架不住,更不愿意再去重温那场大火带来的噩梦,但董倩似乎只关心自己的采访。
她仿佛不带感情的机器人,只管自己做采访,完全不关心被采访者的感受。
正是这一次,她完全把“董倩滚出主持界”的话题引爆。
面对观众们的质疑和不满,董倩又何尝不知道。
她却宁愿忍受着一次次的责骂也不去改变她的采访风格。
她为什么不改变,她是为了什么一直在坚持呢?
2017年,董倩在她出版的书《懂得》里,好像给出了答案。
“我步步紧逼,其实我于心不忍”。
面对灾难和那些遭难的人,她也于心不忍,她尝试着去理解、去分担他们的痛苦,慰藉他们内心遭受的苦难。
她的采访就是要做到把采访对象,带回到当时事发的心境中去,重置情景中,“把当时那种左右为难、举步维艰掰开揉碎地讲;我要把他们的个性和人性中最闪亮的地方展现出来。”
入行20余年,董倩能够在短时间内提出精准的问题,那些让人不舒服的、直击灵魂的问题。
她了解人们希望了解什么,她知道怎么提问题才对得起这个工作。
她坦言她深爱记者这个职业,她不愿意被镜头关注,她愿意跟每一颗心交流。
她说当记者能用她的眼睛、她的思考带着大家去很多地方,去经历很多人的人生。
3
董倩被质疑、被骂的时候也是难过的吧。
并不是她冷血无情,她每次犀利提问的背后、她的心思大概也只有她的另一半能理解了。
董倩和王世林相差五岁,两人像战友像朋友。
王世林是中央电视台最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之一,曾任《中国报道》制片人、主持人。
2003年5月至今一直任《今日关注》、《中国新闻》主持人。
他曾入选央视十佳主持人,获得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
虽然是夫妻,两人的主持风格却截然不同。
在王世林的采访中,没有犀利的眼神,没有咄咄逼人的提问,他更愿意展现他本来的生活状态。
夫妻两人都非常低调,低调到大家不知道两人已经结婚。
这么多年两人也从未传过绯闻,一直恩爱如初。
他热爱尘世中的纷繁与人情,留意于田野和村庄,正是他这种热爱生活的态度一度影响董倩,让她在大家的质疑声中依然保持热爱。
也正是夫妻俩的相互扶持、不离不弃,才使得两人的事业蒸蒸日上。
4
2019年底,突然爆发的疫情让很多人措手不及。
而董倩却不顾个人安危向台里提交了6次申请,冒着生命危险大年初一赶往武汉。
在武汉期间,董倩深入医院、社区。
她去的都是危险的地方,她采访的都是工作在一线的人,她将很多真实的状况展现给大众。
在董倩看来,她的每一个采访对象都是值得采访的。
“每个人身上都有触动你的地方。”
疫情背景下,记者应该怎样采访。
董倩也在不断思考——只有更加真诚,更加设身处地。
采访李兰娟院士时她问:“武汉什么时候是个头啊?他们到底要隔离多久?”
采访武昌区公安分局中南警务站站长刘俊时她问:“为什么你们警察一去事情就很快能够平息?”
……
而正是由这些“犀利”提问引出的一个个真诚、坦率的回答,如一块块碎片,拼接出一幅真实、鲜活的武汉战“疫”图景。
在武汉的95天里,董倩带来了来自抗击疫情一线的全景式报道。
完成了125期大屏直播、《面对面》访谈和新媒体《武汉观察》,主持了40期《武汉直播间》的访谈节目。
她因此被授予了时代楷模的荣誉称号。
她的颁奖词:“我看到,我感受到,我报道”,无疑是对董倩的记者职业生涯最完美的诠释。
如今的董倩,尽管备受争议和质疑,但她却依然保持初心,坚持前行,一如既往地直接和犀利。
作为一位现场记者,董倩的采访代表的并不是她自己,她要做的,是把新闻最真实的一面呈现给大家,哪怕是揭露伤疤,哪怕是伤口上撒盐,哪怕遭受大家的质疑和谩骂。
Tags:
相关推荐
- 湖北三江航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 60925996.99 元中标红林总装厂房二期工程
- 江西省天久地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标龙里县城区排涝工程勘测
- 北京中和联信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中标山地农业科技创新基地植物表型研究设备采购及伴随服务(重新招标)项目,中标金额 7764000 元
- 霸州市佳理鑫五金制品厂中标新乐市第三中学采购项目
- 河北泽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等为路南区乡村振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一期)一标段工程总承包(EPC)(二次)中标候选人
- 河北石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10110736.93元中标高铁片区景观提升项目施工三标段
- 中基恒源建设有限公司中标高铁片区(含新华商业广场)景观提升项目施工五标段,中标价 13430852.95 元
- 九芝堂换帅完成工商变更
- 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大宁县水果供应链基地运营配套建设项目施工(二次)第一中标候选人
- 浙江宁慈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以97028327元中标慈溪市城市生活垃圾收转运一体化建设项目(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