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娜内地综艺节目_深入调查 | 国内脱口秀现状:钱和人都被真人秀抢走了

访客2024-02-23 17:54:31144

谢娜内地综艺节目_深入调查 | 国内脱口秀现状:钱和人都被真人秀抢走了

腾讯娱乐专篇(文章|罗娇娇编辑|陈思朗)

2月18日,时隔16年的《超级来访》最后一集播出。 一个月前,刚刚进入第12个年头的《康熙来了》也告别了观众。 一时间,大量网友集体怀念:就像很多告别,在真正说再见之前,甚至有点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但当这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却是万千感慨。

毋庸置疑,《康熙来了》和《超级访谈》分别开启了台湾和大陆脱口秀的某个时期的标志性时代,而它们几乎同时停播,很容易让人怀疑已经隐隐约约的判断心中找到了确凿的证据:脱口秀节目已经没落了。

这么想并不奇怪。 稍微回忆一下,脱口秀真正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无论是《康熙来了》《超级访谈》还是《鲁豫有约》《艺术人生》。 等等,那些创造话题、引领社会文化风向的场景早已不复存在,尽管其中一些还顽强地生存着。

近年来,选秀节目、明星真人秀节目相继涌现,占据了人们有限的视听消费时间。 社交媒体、视频网站等网络媒体和工具相继涌现,创造了更加多元丰富的表达渠道和空间。 十几年,足以改变市场和环境。 对于脱口秀节目来说,陷入某种意义上的发展困境是必须面对的现实。

网络不发达的时代

观众喜欢看名人访谈

台湾王牌电视制作人王伟中曾在《康熙来了》停播时表示,“是时代选择了‘康熙’”,将节目的成功归功于一个时代造就的英雄故事。 其实,细数国内几档具有代表性的脱口秀节目,在前几年的辉煌时期,其成功的背后有着不可复制的条件和气质。

2004年《康熙来了》开播没多久,看似格格不入的主持搭档,喜剧演员小S和书生蔡康永立刻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之后,康熙的全方位效应似乎无需进一步证明:台湾节目制作规模松散,可辣辣无良,恰逢互联网抹平文化隔阂。 《康熙》风靡整个华人世界。 这也是意料之中的。

▲《康熙》停播,网友从此少了一位“粉丝搭档”

很多人把《超级访谈》称为内地版《康熙来了》,但其实前者比后者开播更早。 早在2000年,曾任央视主持人的李静就联合当时还在唱《阿莲》的前歌手戴军,打造了《超级访谈》,这是严格意义上的第一次采访。中国大陆。 名人脱口秀。

那几年的大陆电视圈可谓脱口秀的黄金时代——《艺术人生》、《杨澜访谈录》。 《鲁豫有约》等相继崛起,造就了一大波知名主持人,也让观众了解了明星明星鲜为人知的一面,但《超级访谈》的独特之处在于“回归明星” “对普通人来说,呈现的不是名人访谈,而是每个不同人物的人生故事。”担任《超级访谈》十年制作人的赵静告诉记者。

《超级专访》采访邓超实为孙俪安排“突袭”,首度揭秘二人恋爱细节; 杨坤在节目中遇到了失散多年的恩人; 住进破房子后,当场哭了……据赵静回忆,节目开始前,工作人员会不遗余力地寻找明星嘉宾的第一手资料,为他们制造“意外”,也为他们制造惊喜。观众。

▲娘娘和邓超早年上《超级专访》,曝恋爱细节

“那时候没有互联网,普通大众接触明星的渠道也很少,明星也需要一个展现本色的出口,而电视访谈节目是最直接的渠道。再加上《超级专访》角度更新鲜,观众看完第一期后,对这位明星的看法会彻底改变。”

2002年开播的《鲁豫有约》也尝试并善于挖掘人物背后的故事。 主持人陈鲁豫理性、睿智、善于倾听的形象也传遍了华语圈。 从一开始就参与节目制作的前制片人曹志雄向记者透露,《鲁豫有约》完全是为陈鲁豫量身定做的。 通常的做法是有了节目再选主持人,但这种量身定做的方式,让节目的核心人物与节目融为一体,主持人也更适应其中。”

在凤凰卫视的三年里,《鲁豫有约》做了很多历史文化人物的选题,非常契合凤凰卫视的观众。 2004年底,节目进入大陆。 此后三年,由凤凰卫视与大陆多个地面频道同步播出。 同时,节目由每周播出改为每日播出。

2008年,《鲁豫有约》开始崭露头角,在湖南卫视播出了两年。 进入内地以来,《鲁豫有约》的嘉宾一直是明星和草根平分秋色,而在湖南卫视播出的版本中,几乎全是明星——这个记者出身的团队开始感受卫视竞技生态。 2010年开始,《鲁豫有约》在内地转播安徽、旅游两大卫视平台。

▲ 虽然《鲁豫有约》逐渐“娱乐化”,但也难逃竞争压力

在经历了名人访谈的火爆之后,“娱乐”逐渐成为中国电视圈的关键词。 像《鲁豫有约》这样的小型脱口秀节目的生存空间正在慢慢被挤压。 一去不复返。

当明星在节目中无话可说时......

说到节目停播,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收视不好”。 不过,无论是《康熙来了》还是《超级专访》,收视率都不是其收官的直接原因——即使在停播前,《康熙来了》依然是收视率最高的综艺节目之一在台湾。

在记者的采访中,多位脱口秀节目制作人和工作人员一致认为,在2009年至2010年左右,他们的团队开始感到有些寒意。 “如果脱口秀节目从高峰开始走下坡路,那应该是在这个时候。” 赵静告诉记者,“简单来说,时代变了。”

节目本身形式过于单一,观众看腻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脱口秀节目最火的那几年,市场上约有150部脱口秀节目。 很难看。”一位资深电视制作人对记者分析道。

二是内容不变,“观众喜欢看明星访谈,最重要的是满足他们对公众人物隐私的好奇,但当这些活跃在公众视野中的明星背后的故事,基本上都知道,没有新的东西可以挖出来的时候,难免会反复重复同一个话题,再加上电视节目规模有限,一些观众也谈不上想看什么。这样一来,节目就很难继续下去了。”

于是,观众逐渐失去了对脱口秀对话形式的新鲜感,对新的节目形式产生了向往。

大型、昂贵的真人秀节目的兴起

脱口秀越来越紧

“能力类节目、相亲节目,还有各种引进海外模特的大型真人秀节目,综艺节目种类多了谢娜内地综艺节目,观众的胃口也变大了。”赵静说。 “尤其是前几年,季票过亿的大型节目抢占了电视的生存空间,而传统媒体的平台属性决定了节目在语音等方面没办法创新。互联网节目。这是一个客观环境。”

按照赵静自己的感受,脱口秀的生存空间被挤压最直观的证明,就是招商没那么容易了。 “这几年广告市场确实起伏不定,广告商变得更加谨慎,资源向一线平台和大型现象级节目倾斜,不如花个亿投个大牌。”一线卫视的节目比花2000万在三线卫视投一个中小节目还来得及。 广告商普遍的心理让赵静感受到了脱口秀生存的压力。

▲类似《 Man》的真人秀兴起,广告商不再倾向于脱口秀

以这个标准来看,《康熙来了》能坚持12年已经是一个奇迹了——它以极少的投入保持了高收视率,同时也为观众带来了不菲的收益。电视台。 但换个角度看,十几年不变的制作成本,在内地综艺节目强势崛起的背景下,无非是更加苦涩和下滑。

《康熙》每集的制作成本为新台币50万元(扣除蔡康永和小S的片酬,约合人民币10万元),对于台湾综艺节目来说,算是“天价”了。 据记者了解,《康熙》的前制作人B2曾想请金城武来节目,但算算成本——机票、酒店、梳子等共计超过30万台币,最终只得给向上。

另一位《康熙》早期制片人詹仁雄向记者回忆,几年前他去福州时,当地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以前剧组经常看他的作品,比如《我猜我猜》我猜你猜”等节目。 我一秒一秒地学习,但现在,“我经常向公司的新员工分析,为什么这个场景必须在大陆制作的电视节目面前剪成这几秒钟。”

全媒体时代脱口秀根本不请明星

另一个显着变化是,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明星发布信息、展示自我形象的渠道不断涌现和普遍化——微博和微信都可以承载这一功能,脱口秀不再是必须的。 比如《超级专访》引以为傲的是明星们的真实表演,而相应的在前期制作和调整中需要大量功课的制作方式也逐渐变得困难重重。 “能展现最真实的一面,收入也高,明星们肯定更愿意利用有限的时间参加大型真人秀,顶多在宣传期间聊聊自己的作品。”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程序。 制作人员告诉记者,“撒贝宁这么正经的主持人都上真人秀了,何况是其他明星。”

▲ 不只是艺人,主持人撒贝宁也去录制了真人秀

《康熙来了》也是如此。 在开播前两年邀请了众多大牌明星后,作为日播节目也面临着“嘉宾荒”的问题。 因此谢娜内地综艺节目_深入调查 | 国内脱口秀现状:钱和人都被真人秀抢走了,《康熙》和其他一些台湾综艺节目一样,开发了通告艺人模式——这些通告艺人要么是落伍的歌手和演员,要么与明星有关系,要么就是会讲故事敢于表达的普通人他们自己。 他们继续在节目中谈论他们的生活,然后得到相应的报酬。 虽然《康熙》走红了沈玉麟、赵正平、瞿家瑞等名家,但观众的审美疲劳在所难免。

在詹仁雄看来,康熙后期的困境其实折射出了整个台湾综艺圈所面临的问题。 他把台湾电视频道,无论大小,比作一条“河流”。 我们应该想出一个更好的模式来适应观众,但我也感叹,乘客要下船了,他们会去哪里?”

▲《康熙来了》曾让沈玉琳、赵正平、瞿家瑞等当红艺人

为了吸引观众,老牌节目也是够拼的

虽然不再是《鲁豫有约》的制作人,但曹志雄仍然坚信,包括《鲁豫有约》在内的脱口秀节目依然有生命力。 “电视环境在变,但每一档节目都有自己的位置,脱口秀节目要与时俱进,在坚守底线的原则下,才能做出更多的改变、升级、改进。” 曹志雄并不认为《鲁豫有约》这样的节目一定要进入黄金时段去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而是会找到合适的空间和位置。

其实,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这些脱口秀节目的工作人员其实早就开始对节目进行各种转型尝试:比如《艺术人生》请来谢娜专攻年轻人; 《访谈杨澜》改版。 《生命的相对论》节目包换成了“明星主讲”的形式。

《超级访谈》曾尝试过数次改版,比如加入一些更年轻、懂综艺的副主播,但都不太成功。 赵静坦言,这些修改其实比内容更形式化一点,“归根结底,李静和戴军对明星人生经历的挖掘是这个节目的基础,他们都有自己的风格和基调,而且很难对程序进行更改。”

为应对《超级访谈》明星访谈的瓶颈,适应新媒体环境,东方风行于2009年推出了以李静为品牌的脱口秀节目《静态距离》,风格更加个性化、自由化. 这里不用谈生活,只谈近况等等,往往是碎片化的访谈。 《安静的距离》在网络上的表现比《超级采访》好,节奏也更适合新媒体,将接替《超级采访》继续在重庆卫视播出。

▲《静距离》节奏轻快,更适合新媒体

《鲁豫有约》是最全面的尝试。 在经历了播出平台的几番变革之后——在找到了自己更精准的受众群体后,他们甚至瞄准了新媒体。 比如,去年下半年,《鲁豫有约》推出了“港女女神季”系列节目,打破了节目“坐在演播室”的空间限制和表现形式,发挥了“互动访谈真人秀”; 11月,旗下微信平台发布上线,旨在打造“年轻成熟女性垂直生活社区”,是传统电视脱口秀在互联网上的一次大胆尝试。

除了节目本身,媒体也很关注主持人陈鲁豫的转型。 去年底,隶属于《鲁豫有约》的能源通信在新三板悄然挂牌。 陈鲁豫成为能源通讯第五大股东的消息不胫而走,甚至被同事戏称为“陈婉婉”。

事实上,在这些老掉牙的传统节目不断求变突破的同时,一些脱口秀节目新形式的出现,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人们似乎又看到了这类节目的新希望。 最具代表性的是,《金星秀》。

不穿脱口秀外衣的脱口秀就不是好综艺

《金星秀》是目前收视率最高的周三档节目,也是性价比最高的节目——节目制作系统一共十几个人,投资不到十分之一的真人秀节目,却能打造出堪比真人秀节目的节目收益。

不过,作为脱口秀节目的典型代表——类似于《今夜80后脱口秀》、《一周荔波秀》,以及更早的《东方夜话》,严格来说,《金星秀》类似于《访谈》程序”在概念和形式上有所不同。 “现在国内脱口秀的形式大多和国外差不多,就是主持人个人脱口秀表演谢娜内地综艺节目_深入调查 | 国内脱口秀现状:钱和人都被真人秀抢走了,加上嘉宾采访或表演,两大部分。”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那么,两种不同属性的节目如何融合呢?

颠覆传统脱口秀思维

注重主人的个人特点

一般来说,脱口秀节目对主持人的专业素养和现场把控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这也是《艺术人生》、《杨澜访谈录》等具有代表性的脱口秀节目主持人专业背景优秀的原因。 而舞女出身的金星,号称会聊天就可以举办包括明星访谈在内的节目,听起来确实不靠谱。

在《金星秀》制片人李建中看来,这恰恰是该剧成功的因素之一。 ”金星的性格真诚直爽,比较接地气,有话题感和综艺感,她的风格被很多观众接受和喜爱,所以在采访明星嘉宾的时候,观众买单更关注‘她如何与嘉宾互动’,而不是‘听明星讲自己的哪些故事’。”

▲《金星秀》的采访环节,主持人的个人特色非常鲜明

蔡康永曾在《康熙来了》节目中表示,“(采访)主持人虽然权力很大,但始终是为客人服务的”。 也就是说,在传统意义上谢娜内地综艺节目,一档脱口秀节目好看不好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嘉宾的身份和话题。 在明星故事被“榨干”、私生活透明的今天,这种想法自然被淘汰。

修复互联网模式

可以收割大量80后、90后的观众

据说,《金星秀》的成功是对脱口秀节目未来发展的有效借鉴,还有一个原因是它也是互联网模式的成功。 虽然其播出平台仍是传统电视台谢娜内地综艺节目,但实际上该节目具有浓厚的互联网思维——家庭生活、娱乐文化、民生社会等接地气的话题,直白犀利的态度,加上搞笑搞笑的段子和流行语容易传播,节目的观众大多是主流网民。

“虽然《金星秀》在形式上模仿了欧美脱口秀,但以金星自身的经历和经验结合她独特的语气和方式,包袱又大又直谢娜内地综艺节目_深入调查 | 国内脱口秀现状:钱和人都被真人秀抢走了,完全变成了本土化的东西,”业内人士表示。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 ”刘仪伟也有自己的个性,但《东方夜话》放在十年前,模仿国外脱口秀的气质似乎不太对。”

▲《金星秀》虽然模仿欧美脱口秀,其实很接地气

此外,不同于很多脱口秀节目热衷于讲段子和段子,《金星秀》试图在节目中传达一种价值,能够表达节目组对社会和人们的一些现象的一些看法和看法。民生、文化、娱乐界。 看法。 “但《金星秀》的价值并不等同于金星的价值,而是节目组和金星构想并试图表达的一种主流观众和网友应该接受或能够接受的价值。”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尽管金星以犀利着称,甚至强烈的个人观点有时会带来负面评论,但它仍然是目前成功节目的典范。 “形式其实是次要的,新时代的脱口秀节目要想成为亮点,把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找到一个平衡点,非常重要。”

结束语

脱口秀在本世纪初经历了黄金发展期,但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大型真人秀节目的流行,广告市场的变化,种种变数使其进入瓶颈期、停播、衰落 市场的声音不时响起,但市场是无辜的,如何在新的环境下及时改变,才是找到出路的唯一途径。 《金星秀》、《奇葩说》、《王尼玛的暴走事件》等新形式的节目提供了灵感。 更加个性化、个性化的脱口秀节目或将成为发展的主流,互联网也为此类节目提供了契机。 一片充满想象力的沃土。

(编辑助理/实习生冯坤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