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综艺节目谈内地综艺_特辑|台湾综艺之冬

访客2024-02-23 17:55:42420

台湾综艺节目谈内地综艺_特辑|台湾综艺之冬

文字 | 唐梅

日前,小S单挑领先全网综《姐姐好饿》收官,蔡康永、小S、陈汉典同框重聚,着实引发了一轮“回忆杀”。

蔡康永抱《奇葩说》,小S牵手《姐姐好饿》,陈汉典进出内地各综艺节目,昔日的“康熙”铁三角各有各的忙碌。 不知不觉,从2016年开始,《康熙来了》已经停播近一年了。

要知道,当年《康熙来了》就以大胆犀利的风格横扫两岸脱口秀节目,稳居台湾综艺收视榜首,最高时达到了2.01。 这个台湾收视率最高的节目已经播出了12年。 它见证了台湾综艺的辉煌台湾综艺节目谈内地综艺_特辑|台湾综艺之冬,也见证了台湾综艺的兴衰。

行业巨变下,台湾综艺艺人纷纷“北上”:康熙铁三角来大陆发展台湾综艺节目谈内地综艺_特辑|台湾综艺之冬,小S、詹仁雄携手爱奇艺打造《姐姐好饿》,但转型最彻底的是另一位金牌制作人孙乐鑫:2016年3月,孙乐鑫宣布加盟剧透,并担任蓝都王牌节目第四季“XY研究所”总导演《深夜甜言蜜语》。

从台湾综艺的黄金时代到中国大陆网络综艺的爆发,折射出一代综艺制作人的风风雨雨。

1个

时机已经过去

台湾综艺节目有着辉煌的过去。 因为语言和文化的原因,台湾综艺节目一直被大陆电视人模仿。 说“台湾综艺影响了整整80后一代”也不为过。

“大陆综艺比台湾综艺至少落后20年”,这句话一度成为两岸电视人的共识。 然而,近年来,他们的身份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近年来,随着大陆真人秀节目的兴起,曾经引领潮流的台湾综艺节目也日趋没落。 过亿的节目冠名费、天王天后的加盟等等,让善于在有限预算内玩到极致的台湾制作人大为惊愕。

现在的台湾综艺节目,随着王牌节目《康熙来了》收官,就没有其他节目可以称道了。 有点像当年的港片,一味追求降本、粗制滥造,最后却只能以大败告终。

综艺节目制作人孙乐鑫总结台湾综艺节目的创新时说,“原则上是倒退”。 曾在《康熙》和《国光帮》两档节目担任制作人的陈官廷认为,“台湾综艺节目是我自己的路越来越窄了”。

2个

台综没落谁之罪?

近几年,我们在综艺、电影、电视剧、偶像明星方面的选择是多种多样的。 中国大陆、欧美、日韩都非常强大,唯独台湾似乎处于快速衰落的过程中。 不禁让人深思,台湾的娱乐圈为何会沦落到如此地步?

1、程序千古不变,缺乏创新

翻看近两年《康熙来了》《SS小燕夜》《国光帮》等节目的题材榜单,观众不难发现,重复的话题是老节目无法避免的雷区. 有网友调侃:素颜、卸妆、夫妻吵架、翻明星包包成了台湾综艺节目的四大热门话题。 不仅话题相同,就连节目中的明星也一样。

正如孙乐鑫所说,节目同质化的结果不仅无法吸引年轻观众,还导致原有的中老年电视观众不断流失。 观众少了,收视率自然会下降,广告投入也不尽如人意。

2、生产成本低得可怜

《康熙来了》的制作人詹仁雄曾在接受凤凰娱乐采访时表示,脱衣舞是台湾综艺的一大伤害,“我是帮凶,因为我们制作了《康熙来了》, 《国光》、《黑会》……收视率非常好,所以所有电视台都觉得这样的节目可以用很低的成本制作出来,大家就更不愿意投资了。

在台湾,《康熙来了》50万新台币(折合人民币10万元)的制作成本算高了,而其他脱口秀综艺的预算只有20万-25万新台币,包括录音费、工作室租金、片场费、道具费、音效费、沙发费等。

在如此低廉的制作成本约束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加样翻新几乎不可能。 也是这样,综艺里难得看到大牌明星,来来往往都是一些宣发艺人,很烦人。

反观内地的综艺节目,无论是购买国外优秀综艺节目的版权,还是聘请大牌明星,单集的成本动辄上千万。 《我是歌手》、《偶像来了》、《十二种口味》等一线节目,单集制作成本超过百万元,是当年制作成本的10倍以上单集台湾一线电视节目。

3. 艺术家和制作人北上

台湾综艺环境不佳,直接体现在艺人身上,表现在节目酬劳的逐渐减少。 加上近年内地综艺节目的繁荣与崛起,从艺人到制作团队纷纷北上寻找生存空间。 台湾本土人才缺口较大。

据记者统计,2015年,出现在几家主流视频网站电视荧屏和大型真人秀节目中的台湾综艺艺人已达50余人,“康熙”铁三角、吴宗宪、陶晶莹等。已全部进入大陆市场。

詹仁雄等制作人与爱奇艺合作打造了《姐姐好饿》,孙乐鑫与蓝都文化合作了《深夜甜言蜜语》。

孙乐新

除了台湾综艺产业的衰落,台湾综艺艺人选择北上的原因也很明显。

此前被称为“顶薪”的蔡康永和徐熙娣,《康熙来了》平均每集片酬只有2.4万元。 像赵正平、沈玉琳这样能给节目带来好成绩的通告艺人,一般都是2000到3000元。 推广期的艺人,不管多有名气,都是280元左右,就算团里成员再多,也只是这个数额。 而他们在内地的收入至少增长了数十倍。

4、僧多粥少:百家电视台瓜分观众

先来看一组数字:90年代初期,台湾岛内只有台视、华视、华视三家电视台。 今天,岛上有一百多家电视台。 相应地,它的人口刚刚超过2300万。 电视台的增加,一是分广告收入,二是分收视观众,僧多饭少,收视率也不好。 “99%的工作人员都在抱怨市场太小,这不是制作方能改变的情况,电视台太多了,劣质的会驱逐优质的台湾综艺节目谈内地综艺,即谁的价格最低台湾综艺节目谈内地综艺,谁就可以。”得到它,因为我们要节省成本。” 孙乐馨说道。

如果收益不好,只能降低制作成本,无法实现节目的创新。 马太效应贯穿其中。 最后的结果就是台湾综艺每况愈下台湾综艺节目谈内地综艺_特辑|台湾综艺之冬,竞争乏力。

5. 截获和超越的大陆节目

《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等韩语节目的引进,为内地节目带来爆发式增长,开辟多元化综艺阵营显示。 此后,在模仿学习的基础上,本土原创节目层出不穷,以《奇葩说》为首的网络综艺也如火如荼地开花。

你一定在想,为什么台湾的综艺节目不向大陆学习,买国外优秀的版权呢?

我买不起,我也没有钱。 无论是上亿的版权购买费,还是上千万的自制节目费,台湾都难以接近。 钱的问题,让台湾本土综艺逐渐失去了光彩。

优胜劣汰,曾经是电视综艺主要出口市场的大陆,已经被本土优质节目占据,台湾本土观众也纷纷转向韩国综艺和大陆节目。 电视综艺节目的情况可想而知。

6、来自视频网站的冲击

说到互联网对大众生活方式的改变,其中之一就是收看节目从客厅里的电视到视频网站的转变。 电视似乎成了一种摆设,台湾观众更乐意在爱奇艺、腾讯视频等网站上观看节目或电视剧。 在孙乐鑫看来,视频网站对收视率的侵蚀,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台湾综艺产生了巨大影响。

此外,内地经济的飞跃和文化的包容,也让内地的综艺越来越开放,视野开阔,所见即是一个世界。 而台湾综艺却恰恰相反。 可以说,一届不如一届。

3个

自救是出路?

台湾综艺的没落,与整个市场环境的演变息息相关。 虽然有很多不可抗拒的因素,但其中,对电视节目制作规则的无视,以及与观众实际内容需求的脱节台湾综艺节目谈内地综艺,是其没落的重要原因。

与香港TVB遇到困难会主动寻找出路不同,台湾电视台并没有反省和做出改变。 孙乐鑫说,“现在的情况是大家都不愿意制作新的内容,需要学习如何在有限的预算内把快餐做的更有味道。”

在他看来,台湾综艺艺人的离开其实是一种自救方式,“不能坐以待毙,救自己的方法就是活着。”

“目前,没有办法解决困境,只有通过死亡,人们才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孙乐馨告诉娱乐独角兽,死了之后,或许真的可以好起来。

(本文为娱乐独角兽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娱乐独角兽》,深度报道娱乐圈大咖的新媒体。

一个跨境新媒体平台,

玩转“娱乐+产业+资本”三大圈层,

关注影视、动漫、游戏、音乐等泛娱乐行业资讯。

多关注下一个“独角兽”

“娱乐独角兽”

入驻今日头条、剧透透网百家、一点新闻、UC浏览器、网易自媒体、虎嗅、钛媒体等渠道,覆盖娱乐行业核心受众

投稿、商务合作、加群均可咨询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