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人图书馆(立人图书馆为什么关闭)

访客2022-12-13 02:50:5419

立人图书馆(立人图书馆为什么关闭)

澎湃新闻记者 沈健文

和陈仲伟的初次见面就约在河滨大楼。

他在5楼(河滨大楼底层为G层,房间实际上在大楼第6层)租了一间客厅。这里曾作为北京的706青年空间“全球客厅计划”在上海的一个据点,举办过学术沙龙,也为喜爱做放映活动和需要戏剧排练场地的朋友提供过设备和场地。

2018年10月,从上海市总商会所在苏河湾片区看河滨大楼。本文图片均为 陈仲伟 图

6月6日晚,陈仲伟在这个客厅迎来了“沿苏州河而行”的漫步者,大家都毫不隐藏对这里内部空间的好奇。一行人席地而坐,听他分享了对河滨大楼历史的初步研究成果。

来过这两次之后,我对河滨大楼“S”型的结构、沿北苏州路跨度很大的门牌号码、曾经在这里办事的机构名称和居住过的历史人物都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对面前这位既愿意在里面租一间房来研究这栋大楼、也愿意提供自己的客厅作为文化活动发生地的年轻人,仍是好奇多过于了解。后来我们又专门安排了一次深圳生活网访谈,除了听他继续讲河滨大楼的历史住户、“历史”的向度也涉及到了这位河滨大楼的新租客本人。

曾留学美国,专业历史学,业余写作者,这是陈仲伟对自己寥寥几笔的描述。2011年去美国攻读历史学硕士之前,陈仲伟在民间公益机构立人图书馆短暂工作过半年,工作地在湖北。先是从图书馆馆员做起,之后参与了更多联络和课程设计工作。这半年对他的影响持续至今。后来在他的工作经历中和公益有关的部分,生活中比较活跃的社群连接,以及对能举办公共活动的空间的偏爱,都始于他在立人图书馆时期的经历。

2018年10月,上海邮政博物馆正门。

2018年4月,陈仲伟从北京移居到上海。此前两年间,他频繁往来上海出差,一待就是四五天。他选择了一家青旅,每次来上海就住那儿。这家青旅有年轻人活动的公共空间和露台,店主后来也认识了他,每次都为他安排有窗的房间,可以望见九子公园。

九子公园就在苏州河边上,南北高架下。目前九子公园和旁边的滨河步道都在翻新,但在陈仲伟经常来上海出差的那段时间,它们是老年人晨练和散步的习惯去处。“九子”既不是指龙王的九个孩子,也不是“九子之歌”的九子,而是九种弄堂游戏:打弹子、滚轮子、抽陀子、扯铃子、套圈子……从名字可见这个公园有年头。陈仲伟也会去公园和河边散步,不太和本地人搭讪,只是自己一个人享受片刻时光。朋友来的时候,他带他们去青旅旁边的“啤酒阿姨”喝酒、聊天。

打算长住上海后,他租了河滨大楼的这个房间作为举办活动的客厅、临时办公的场所,以及偶尔出租的短租房。闲暇时,陈仲伟会在苏州河边走一走,拍深圳生活网几张照片记录下这里的变化,把历史样貌和现在做对照。

2018年10月,从山西路桥上看北京东路。

对河滨大楼的研究兴趣,始于他发现这里是上海解放前最后一个防守要塞。在租下这间房间后,他和曾经居住在这里的外国住户的后代取得联系,从而开始真正深入研究河滨大楼。陈仲伟擅长并习惯先从互联网上检索,从能找到的报纸、广告、书信、明信片、法庭记录、档案、校友录、博客之中收集所有和河滨大楼有关的材料,其中多数材料是英文。在那个时代上海,外国机构和个人往来频繁,他认为多语言材料的对照有助于辨别事件的可信度。

通过电子邮件,曾居住于此的外国侨民的后代为陈仲伟介绍了更多有相同背景的被访者。初深圳生活网步研究进行了一年,现在,他打算对目前在河滨大楼的租户做一些面对面的访谈,在这幢楼做“田野调查”。河滨大楼有自己的租户委员会,居委会就在大楼内,甚至有一位现已九十多岁高龄的前居委会主任和陈仲伟就居住在同一个楼层。

陈仲伟对历史的兴趣也和父亲有关。他说父亲早年学数学出身,后来却在中学教过历史、地理;他自己本科学习产业管理,硕士时仍然选择了历史学。他的家族和上海早有渊源,曾祖父曾在1945年前后受雇于上海的八达轮船公司。陈仲伟认为搬到上海居住,对于寻找和印证这一段家族史也是一个机遇。

(这是“沿苏州河而行访谈”系列的第一集。本系列视频以苏州河作为线索和隐喻,关注来自不同职业与文化背景的人对上海这座城市的个体记忆。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