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标准(2020年国家贫困线标准)

访客2022-12-13 02:52:5922

贫困标准(2020年国家贫困线标准)

明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今年将摆脱绝对贫困。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7年多的精准扶贫,特别是4年多的攻坚战,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世界银行数据显示,按照1.9美元/天的标准,2012年中国贫困率为6.5%,2016年为0.5%;2019年应该低于0.2%,低于美国。

中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国际上获得了很多认可。但是在舆论场讨论一些问题的时候,还是会有争议,误解,甚至谣言。先从标准差、基尼系数、具体的社会保障措施来看,目前的贫困问题是什么。

一.贫困标准

国际贫困有三个收入标准,即1.9美元/天(极低标准)、3.2美元/天(中等标准)、5.5美元/天(高标准)。贫困率是低于日常收入(或支出)标准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收入标准是国际元,即国际元(美元)相当于各国货币的购买力平价(2011年测算,根据购买力平价变化调整)。按照2011年测算的购买力平价,1美元相当于3.506元人民币,1.9美元/天的贫困标准相当于2431元人民币/年。

中国农村贫困收入标准2011年为2536元(高于1.9美元标准),2019年为3218元,2020年为4000元左右(高于1.9美元标准,低于3.2美元标准)。2011年至2019年,居民消费价格平均上涨2.5%,即我国贫困标准的调整幅度远高于居民消费价格的涨幅。

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但按照1.9美元的标准,美国的贫困率仍然高于中国,至少有0.6%的居民收入低于694美元/年(58美元/月),这一点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可以验证。

1.9美元标准的贫困人口多为劳动年龄内失业的非残(盲)残流浪人员、享受不到贫困福利的移民、不符合贫困福利相关规定的人员等;

中国有大量的农村贫困人口,但自产的农产品可以转化为收入。按照中国的贫困标准,2019年贫困率不超过0.6%,计划2020年全部脱贫(或相对脱贫)。

由于中国物价涨幅高于美国,根据世界银行2017年购买力平价测算,1美元相当于4.184人民币,人民币购买力平价低于2011年。2020年,3.2美元约合5000元人民币。中国要成为中高收入国家,贫困标准也要参考3.20美元的标准。那样的话,居民收入达不到标准,中国的扶贫工程还要继续!

第二,贫富差距

基尼系数是衡量贫富差距的主要指标。中国的基尼系数存在两种现象。第一种现象是将国际组织的税后(再转移)数据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进行比较,这种现象集中在学术界,因为基尼系数的类型没有得到仔细研究。

至少有四种收入基尼系数:

一个是世界银行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国的计算方法和国际方法一样。2013-2016年的基尼系数是用中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五分位数计算出来的,与世界银行数据基本一致(2013年以后,中国按照国际标准对城乡进行了统一的调查和统计;2012年以前按城乡五组统计,农村为纯收入)。

第二,是国家统计局的。为什么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和世界银行的数据不一样?原住户调查办公室主任王萍萍曾发表过《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计算的几个问题》,详细介绍了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它的收入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减去财产性收入加上虚拟租金。由于城乡虚租的巨大差距,有房户和无房户的差距,贫富差距扩大了。

第三,税前和转移收入按市场价格计算(OECD指标)。

第四,税后和再转移后的可支配收入(OECD指标),对收入进行再分配。中国再次转移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8倍,低收入居民得到更多的实惠,会缩小贫富差距,使基尼系数变小。所以国家统计局的基尼系数和国际组织的没有可比性。

第二个现象很不好。有文章声称“世界银行基尼系数排名从高到低,中国排第38位。2017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基尼系数为0.467,但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财富基尼系数达到0.789,已经大大超过警戒线”。

世界银行网站显示,2016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385,从高到低排名第75位(从低到高排名第90位)。世界银行有165个经济体的基尼系数数据,几何平均值为0.377(中位数为0.371)。世界上有200多个经济体,有的没有基尼系数数据,可能比中国高,也可能比中国低。

根据查询世界银行网站的结果,很明显这篇文章是谣言,故意把一个机构的基尼系数命名为世界银行,故意把收入基尼系数和财富基尼系数混淆。

2013年以后,国家统计局不再公布居民人均收入,也不再公布财产性收入、虚拟租金等五个群体的分类收入,这样国家统计局的基尼系数就无从考证了。国家统计局最好像世界银行和经合组织一样,做统计,公布不同口径的基尼系数,以便与其他经济体进行科学比较。

世界银行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

税后基尼系数低的主要原因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小。一个办法是多缴税和社保费用,另一个办法是给低收入人群更多的福利。基尼系数排名分析表明:

1.前社会主义国家排名靠前。排名前7的国家都是前社会主义国家,也有7个国家排名12-26。前苏联东欧的劳保制度是企业缴纳养老金,报销医药费。当它改为社会保险制度时,支付的社会保险费率非常高。例如,斯洛伐克和捷克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三。

2.北欧国家的基尼系数较低。北欧国家排名第8-18。主要原因是劳动所得税和社保费率高,降低了高收入者的可支配收入;高社会福利增加了低收入者的收入。两者都有助于基尼系数的降低。

如芬兰税前基尼系数为0.512,劳动所得税及保费率为收入的29.9%,税后减少约0.238;丹麦税前基尼系数为0.447,劳动所得税及保费率为收入的36%,税后降低约0.16;挪威税前基尼系数为0.429,劳动所得税和社保的费率为收入的25.8%,税后减少约0.16。

3.金砖国家的基尼系数很高。俄罗斯、印度、中国排名85-90,南非垫底。中国的职工劳动保险制度也是借鉴苏联的。在改为社会保险制度时,参加社会保险的职工比例很小(1990年全国就业的9%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虽然中国的社会保障单位比率也很高,但雇员、自营职业者和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同,参加社会保险的雇员比例仍然很低(全国就业的40%为雇员养老保险支付)。而参加居民医保的高收入人群缴费更低。

中国的居民收入差距相当大。最大的可能是红利税(资本利得税)按20%缴纳,而综合所得最高税率为45%。比如,如果股息和综合所得一起征税或者按不同税率征税,收入差距就会大大缩小。

三。贫困保障

许多国家都制定了自己的贫困标准。例如,美国每年都会发布联邦贫困线,也称为联邦贫困准则(FPG),将八分之一的人口归为贫困人口(12.5%)。平均联邦贫困线为人均收入的25%左右(平均家庭规模为2.5人,按二人三人标准平均)。

经常有人说,按照美国的贫困线,中国80%以上的人都是穷人。但根据国际组织的规定,贫困线不能用汇率换算,只能用购买力平价来衡量。

而且美国的联邦贫困线只是一个指引,不能和中国的贫困线相提并论。中国的贫困线可以享受“低保”,而美国的贫困线只能享受粮票(补充营养援助计划)。美国人均食品消费265美元/月(2018年),粮票约为食品消费的一半(2018年134.5美元/月),是名副其实的补充。

中国和美国的贫困保护对象略有不同。在美国,主要对象是老年人、残疾人(盲人)和贫困家庭的家庭主妇(丈夫)和孩子,但收入超过一定标准的残疾人(盲人)不能享受。我国的保障对象比较广,比如一定程度的残疾(残疾等级为一、二级的智力和精神残疾人,残疾等级为一级的肢体残疾人);就业年龄的非残疾低收入人群;支出贫困如因病致贫,等等。所以中国的贫困保障比例很大,约占总人口的3.4%,而美国不到1%。

2019年,全国共有4317万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城市861万人,农村3456万人),460多万人享受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其中农村439万人)。这几年贫困保障率下降,是严格管理的结果。

我国的扶贫标准是“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温饱,保障基本医疗、义务教育和住房保障”。2019年平均低保323元/人·月(其中城市512元,农村276元),特困人员月供养标准600元以上;换句话说,只有低收入保费才能基本保证低收入群体的衣食住行、医疗和教育的消费水平,住房还有其他保障措施。

美国有两种类似于中国的最低生活保障,一种是补充保障收入(SSI),另一种是临时家庭援助(TANF)。美国“低保”领取人数不到总人口的1%。美国的居民需要享受贫困福利,包括年龄、残疾(失明)、就业和工作时间、收入和资产。

在美国,约占总人口0.3%的人领取补充保障收入,其对象为:贫困老人(无收入或收入极低)、残疾人、盲人、无法工作(丧失劳动能力)一年以上或无法独自生活的人。

补充收入分为老人、小孩、盲人、残疾人,住自己家的,住别人家的,住护理机构的,数量不同。平均每月花费约680美元(从低到高,老人、残疾人、盲人)。

美国的“低保”主要是联邦资金。每个州都有补充资金,数额各州略有不同。加州的数量更高。2020年,住在自己家里的单身老人最高收入是943.72美元,但必须没有收入。只要他们有收入,就必须按规定扣除。

补充收入实际收入=最高收入-总收入(非劳动收入1+劳动收入2)-实际自收自支计划缴费(PASS)

家庭临时救助约占总人口的0.65%(2018年),救助对象为贫困家庭成员。家庭临时救助实际收入=最高收入-总收入(非劳动收入+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和劳动收入也要扣除。

中国的医疗救助比例远高于美国。中国所有居民都享受医保(职工医保有少量补贴)。仅居民医保就占总人口的73%,而美国的医疗补助(白卡)覆盖率只有20%左右。

我国居民医保缴费率很低。2019年居民医保年缴费约250元(集体经济可缴费),为人均收入的0.8%;美国的奥巴马医保和中国居民差不多,平均每年缴费近5000美元(雇主可以缴费的部分),大概是人均收入的15%。

对于我国贫困户来说,基本医疗保险由政府支付或免除,个人每年实际缴费低于50元。部分地区由政府支付,医保补贴占总人口的5.6%。美国联邦贫困线133%以下人群的费率为人均收入的2%(政府补贴后),个人实际每年缴费不足200美元。

我国农村贫困户实际住院报销比例与美国相当,提高到95%(部分地区100%)。大病保险起付线比普通参保人降低一半,医疗费用封顶线完全取消。我国城市贫困人口住院报销比例不低于90%。在中国,享受医疗救助(个人支付、政府补贴的住院或门诊医疗费用)的人数占总人口的4.4%。

美国的低收入住房保障主要是房租补贴,住房援助覆盖率约为3%。交的房租是家庭收入的30%左右,其余由政府支付(政府补贴大概是房租的30%)。

中国的住房保障,除了住房补贴(公租房和廉租房也有补贴),还提供廉租房和公租房,其中城市家庭占2.2%(农村占0.3%)。生活区的标准因地而异。北京规定:一人25㎡,两人35㎡,三人45 ㎡,四人50㎡,廉租房租赁价格1.2元/平月(。

中国最具特色的是免费为农村贫困户改造危房或新房。新建面积取决于家庭数量,尤其是贫困山区。整个村庄可以免费搬迁,或者只收很少的费用。贫困地区还有通路、供水、供电、上网。现在,中国大部分农村基础设施已经达标。

最近“两办”发布的《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民政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救助法》(征求意见稿),都将有助于完善我国的扶贫工作。现在中国离中高收入国家已经一步之遥,应该有选择地借鉴一些中高收入国家甚至高收入国家的一些成功做法。

中国的贫困保护现在面临两种选择,即保持覆盖率和提高贫困标准;还是应该层层制定贫困标准,差异化增加覆盖面?在住房保障上还有一个选择,就是城市住房保障是应该继续大力建设廉租房(公租房)还是同步增加住房补贴?盖新房需要钱和时间,但是提供住房补贴和租赁私房可以有效降低空购买率,减少金融危机的因素。特别是在一些地区,违章新(旧)房拆除时有发生。在不影响安全的情况下,将其作为公租房(廉租房)没收也可能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中国应该借鉴的是不让懒人享受贫困福利。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条件的,必须参加适合的工作。如果收入仍然低于贫困标准,就要测算他们的工作时间(美国有些州是一半,有些州是三分之二,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后是家庭主妇),高于可比群体的工作时间,才能领取贫困福利待遇;不参加工作,或者工作时间少于工作时间的,取消贫困福利待遇(农村也要制定相应的工作时间和成绩标准)。特别是要落实贫困救助对象死亡后的遗产追缴制度!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