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蓉演的小品全部(赵丽蓉小品大全视频)

访客2023-10-14 10:36:2823

无论是赵本山,赵丽蓉还是陈佩斯,他们演的小品给观众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很多台词就成了当年的很多人的口头禅,以前演员在台上整几句顺口溜,观众就能开怀大笑。 而现在的小品大多走煽情路线,观众看了也就看了,甚至都不愿意笑一下,更不用说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了!

赵本山在小品事业上的巅峰大概是《卖拐》三部曲,但是观众最喜欢的还是要数《拜年》和《昨天今天明天》,在本人心中《拜年》的重量会更大一些。

《拜年》这个小品剧情浑然天成,人物性格鲜明,包袱虽然没有《昨天今天明天》多,但胜在自然,一点儿也不造作。能够明显看出人物的行为是在跟着性格走的,剧情冲突也很舒服,感觉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儿,不像现在很多小品,为了制造冲突把里面的人物搞得很尴尬。

《拜年》这个小品大概也算是赵本山小品巅峰的开始,从《拜年》开始到《功夫》结束,赵本山开启了自己的时代,不再是九十年代百家争鸣的态势,赵丽蓉老师在2000年去世,黄宏持续萎靡,潘长江蔡明郭达之流不值一提,赵本山开始一家独大,全家守着电视等看赵本山可不是玩笑话。

击败赵本山的只能是赵本山,从《功夫》之后,赵本山的小品质量开始了断崖式的下滑。《拜年》无论从剧情还是人物还是笑点都属上乘,并且还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春晚的小品不再搞笑了,开始强行煽情,一个无法让观众开怀大笑的喜剧演员是不合格的喜剧演员!有网友表示:“平时让社会教育,过年了还让你教育,我能开心的吗”

深入人心的喜剧作品是源于生活的。陈佩斯朱时茂表演吃面条、喝馄饨,细节准确到位。赵丽蓉表演出来一看就是一个慈祥热情的老太太。他们表演的人物真实立体,并且充满亲切感,仿佛就在你身边。这样在抖包袱时,才能让观众“会心一笑”。

毛主席曾经说过“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不熟悉工人,不熟悉农民,不熟悉士兵,也不熟悉他们的干部。什么是不懂?语言不懂,就是说,对于人民群众的丰富的生动的语言,缺乏充分的知识。许多文艺工作者由于自己脱离群众、生活空虚,当然也就不熟悉人民的语言,因此他们的作品不但显得语言无味,而且里面常常夹着一些生造出来的和人民的语言相对立的不三不四的词句。许多同志爱说“大众化”,但是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如果连群众的语言都有许多不懂,还讲什么文艺创造呢?英雄无用武之地,就是说,你的一套大道理,群众不赏识。在群众面前把你的资格摆得越老,越像个“英雄”,越要出卖这一套,群众就越不买你的账。”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