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的古义(宴的古义)

访客2023-10-14 10:49:0737

一堂作文课

专注中小学生阅读和作文指导;关注回复「领取」千元资料免费领

关注

高考语文文言文19分的总分,这部分内容拉分特别厉害,得分高的能得到满分,但是得分率低的,也该也就6-8分。学习和备考中,文言文知识点需要梳理积累,下面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好好收藏!抓紧背诵!

《诗经》两首知识点

1

通假字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2.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4.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5.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6.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2

古今异义词

1.泣涕涟涟

2.总角之宴,言笑宴宴

3.不遑启居

4.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3

一词多义

1.言:

①句首助词。如:言既遂矣。

②相当于“而”。如:静言思之。

2.以:

①把,介词。如:秋以为期。

②而,连词。如:以望复关。

3.作:

①本义是起来起身,引申为兴起,产生。如:薇亦作止。

②开始。如:天下之难比作于易。

③创作,撰写: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又引申为著述,制造。

如: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④劳动,劳作。如: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⑤为,成为,引申为充当,充作。如: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4.曰:

①动词词头,无实意。如曰归曰归。

②叫做,称作。如: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③说。如: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靡:

①浪费。如: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

②无,没有。如: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引申为不。

如:天高地迥,号呼靡穷。

③倒下,后退。如:左右皆靡。

6.思:

①思考。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思念,挂念。如:已行,弗不思也。

③心情,情思。如: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④助词,无实义。如: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7.雨:

①众多。如:齐子归止,其从如雨。

②离散。如:一别如雨。

③动词。下雨或雨一样的落下来。如:是岁之春,雨麦岐山之阳。

④灌溉。如:水能自雨田。

⑤润泽。如: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

《离骚》知识点

1

重点词语

1.掩涕:长太息以掩涕兮

2.谇:謇朝谇而夕替

3.替:謇朝谇而夕替

4.虽:虽九死而未悔

5.众女: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6.蛾眉: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7.遥诼:谣诼谓余以善淫

8.偭:偭规矩而改错

9.度:竞周容以为度

10.溘:宁溘死以流亡兮

11.异道:夫熟异道而相安

12.尤:忍尤而攘诟

13.伏:伏清白以死直兮

14.相道:悔相道之不察兮

15.及:及行迷之未远

16.止息:驰椒丘且焉止息

17.初服:退将复修吾初服

18.岌岌:高余冠之岌岌兮

19.游目:忽反顾以游目兮

20.缤纷:佩缤纷其繁饰兮

21.未变: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1.错:偭规矩而改错

2.邑:忳郁邑余侘傺兮

3.圜:何方圜之能周兮

4.离:进不入以离尤兮

5.章:芳菲菲其弥章

6.反:延伫乎吾将反

1.长:①长太息以掩涕兮②长余佩之陆离

2.善:①亦余心之所善兮②谣诼谓余以善淫

3.以为:①制芰荷以为衣兮②余独好修以为常

4.修:①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②退将复修吾初服③余独好修姱以为常

5.虽:①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②虽九死其犹未悔

4

词类活用

1.鞿羁: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2.淫:谣诼谓余以善淫

4.死:伏清白以死直兮

5.屈、抑:屈心而抑志兮

6.步:步余马于兰皋兮

7.高:高余冠之岌岌兮

8.长:长余佩之陆离

5

古今异义的词

1.浩荡:怨灵修之浩荡

2.工巧:固时俗之工巧兮

3.改错:偭规矩而改错

4.穷困: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5.流亡:宁溘死以流亡兮

6

句式

1.不吾知其亦已兮

2.唯昭质其犹未兮

3.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4.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5.虽体解吾犹未变亏

《孔雀东南飞》知识点

1

古今异义

为仲卿母所遣 守节情不移 便可白公姥 可怜体无比 汝岂得自由 槌床便大怒 本自无教训 举手常劳劳 逆以煎我怀 阿母大悲摧 便言多令才 府吏见丁宁 恐此事非奇 寻遣丞请还 否泰如天地 渠会永无缘 便利此月内 蹑履相逢迎 逼迫兼弟兄 叶叶相交通 多谢后世人

终老不复取 箱帘六七十 虽与府吏要 蒲苇纫如丝 府吏见丁宁 摧藏马悲哀 合葬华山傍

名词作状语

孔雀东南飞 勤心养公姥

手巾掩口啼卿当日胜贵

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

槌床便大怒 自名秦罗敷

谢家事夫婿 交广市鲑珍

千万不复全

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逆以煎我怀 足以荣汝身

便利此月内

4

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指由两个今义词或反义词作词素构成一个词,其中的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词素只作陪衬,不表示意义,这样的词称为偏义复词。

便可白公姥昼夜勤作息 我有亲父兄 我有亲父母 逼迫兼弟兄

5

“相”字的用法

“相”是一个会意字,《说文》:“相审视也。从目以木。”本意是闭“目”看“木”,即察看。后来引申出其他义。

副词:用在动词前,表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有称代功能。据句义代“我”、“你”、“她”、“他”、“它”。

会不相从许,及时相遣归,还必相迎取,好自相扶将

嬉戏莫相忘 誓天不相负 不得便相许登即相许和 蹑履相逢迎

怅然遥相望誓不相隔卿久久莫相忘

副词:用在动词前,表双向动作。互相,彼此。

相见常日稀 六合正相应 叶叶相交通 枝枝相覆盖 仰头相向鸣 黄泉下相见

名词:具有一般名词功能。相貌,宰相。

儿已薄禄相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动词:具有一般动词功能。审察,仔细看,帮助。

伯乐相马无物相之六、文言实词

不堪:妾不堪驱使不堪吏人妇

徒:徒留无所施徒有虚名

谢:阿母谢媒人多谢后世人谢家事夫婿

见:相见常日稀君既若见录府吏见叮咛

迎:还必相迎取明日来迎汝不足迎后人

区区:何乃太区区感君区区怀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适:始适还家门处分适兄意适得府君书

念:念母劳家里念与世间辞

却:却与小姑别

令:便言多令才岂合令郎君莫令事不举令母在后单

何:何意致不厚隐隐何甸甸汝今何罪过作计何不量

应:汝可去应之六合正相应零泪应声落以我应他人

意:何意致不厚吾意久怀忿处分适兄意

故:大人故嫌迟知是故人来故遣来贵门故作不良计

为:为仲卿母所遣十七 为君妇 为诗云尔 非为织作迟 阿母为汝求 始尔未为久 慎勿为妇死

《兰亭集序》知识点

1.趣舍万殊

2.亦由今之视昔

A.形容词作名词:

1.群贤毕至

2.少长咸集

3.无丝竹管弦之盛

B.名词作动词:

1.一觞一咏

C.形容词作动词:

1.齐彭殇为妄作

1.是日也

2.茂林修竹

3.所以游目骋怀

4.信可乐也

5.向之所欢

6.列坐其次

7.及其所之

8.曾不知老之将至

1.之:

所之既倦

以之兴怀

夫人之相如

极视听之娱

2.修:

茂林修竹

况修短随化

乃重修岳阳楼

修守战之具

3.虽:

虽趣舍万殊

虽世殊事异

4.于: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欣于所遇

终期于尽

5.以:

引以为流觞曲水

亦足以畅叙幽情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5

特殊句式

A.判断句:

①死生亦大矣。

B.倒装句:

1.状语后置:

①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当于欣于所遇。

③终期于尽。

④不能喻之于怀。

2.定语后置:

①仰观宇宙之大。

②俯察品类之盛。

《赤壁赋》知识点

1

虚词

1.而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倚歌而和之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侣鱼虾而友麋鹿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2.之

月出于东山之上

凌万顷之茫然

哀吾生之须臾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苟非吾之所有

耳得之而为声

(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吾与子之所共食

3.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于是饮酒乐甚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渔樵于江渚之上

(7)寄蜉蝣于天地

托遗响于悲风

4.乎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郁乎苍苍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而又何羡乎

相与枕藉乎舟中

2

实词

1.通假字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山川相繆

举酒属客

举匏尊以相属

2.古今异义

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白露横江

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3)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

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指他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倚歌而和之

古义:循,依。

3.一词多义

东a顺流而东

b东望武昌

望a七月既望

b望美人兮天一方

下a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如a纵一苇之所如

b如怨如慕

歌a扣舷而歌之

b歌曰

c倚歌而和之

长a抱明月而长终

b而卒莫消长也

4.词类活用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下江陵

顺流而东也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正襟危坐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麋鹿

不知东方之既白

3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2.介词结构后置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

间相与枕藉乎舟中

3.定语后置

凌万顷之茫然

客有吹洞箫者

4谓语前置

渺渺兮予怀

5.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6.宾语前置

何为其然也

而又何羡乎?

而今安在哉?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

1.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1.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2.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3.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

6.而其见愈奇。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8.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9.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1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11.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

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3

文言固定句式

1.其孰能讥之乎?

2.何可胜道也哉!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4

状语后置句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5

多义词

1.道

①有碑仆道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④何可胜道也哉

⑤策之不以其道

2.盖

①日初出大如车盖

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3.其

⑴始舍于其址。

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⑶距其院东五里。

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⑸其文漫灭。

⑹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⑺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⑻问其深。

⑼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⑽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⑾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⑿盖其又深。

⒀则其至又加少矣。

⒁既其出。

⒂则或咎其欲出者。

⒃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⒄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⒅其孰能讥之乎?

⒆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6

异义词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

今义:数词。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

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

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

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5.于是余又叹焉。

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为单音词连用。

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

特别推荐

华语教学出版社

品牌图书

《2018高考满分作文特辑》

图书详情&购买方式

请扫描图中二维码

品牌图书29.80

华语教学出版社

扫码购买

-END-

"阅读原文"

,获取更多学习资源!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