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心_月心一对一视频聊
2017年,张家口南站重建时,施工队不小心推倒了京张铁路旁的一块石碑。下花园区护路办闻讯赶来,几经周折终于将石碑起运回了下花园。
石碑上符号看起来有些奇怪,不知道的还以为第三个是“文”字呢。
其实,上面第三个显示的不是“文”字,而是数字“9”。前面两个符号,分别对应的是1、8。公路旁的石碑代表含义是里程189公里处,即第189公里。
如:下图中的表示62,倒写的T,或者正写的T,都代表6。
上述表示方法,源自于中国算筹,被称之为“苏州码子”。
苏州码子现在很多苏州人都不知道,却神奇般地出现在夏洛克神探的剧集中。
苏州码子,是一种进位制记数系统,以位置表示大小。记数符号写成两行,首行记数值,第二行记量级和计量单位,也称草码,花码、番仔码、商码,是中国早期民间的“商业数字”,常用于当铺、药房、食肆等领域,主要用途是速记,是迄今为止唯一还在使用的算筹系统。
书写方式:
如下所示,1书写为“〡”;2写为“〢”;3写为“〣”;4表示为“〤”;5写为“〥”;
6写为土字去掉上面那一横,即“ 〦”;
7写为“〧”;
8写为三横上边加一点,即“〨”;
9写为“〩”。
此外,20为两个汉字“十”组成的“廿”;30则为汉字“卅”,40为汉字“卌”。
在具体的商业应用中,举例来讲:
【横排显示】
〤 〇 〢 二拾 元
读的时候,从上往下读,即40.22元、或“四十元二角二分”。
【竖排显示,效果也是一样的】
拾 〤元 〇〢二通常而言,港澳茶餐厅会将 “ 十 ” 或 “ 百 ” 写于底部作为最大数量售价金额。苏州码子这种计数方法与科学记数法十分相近。
20世纪初,香港两家酒楼给客人的开支清单:清单从右到左书写,但是苏州码子是从左到右横写的。
南宋时期,苏州一带出现了一种独特的花码。
当然,也有人认为,在战国时的铁钱上就已经出现了这种花码。其给出的证据是两枚铁钱,第一枚是战国晚期燕国铸造的“一化”,正面是苏州码子“四”。
第二枚是东汉的“五铢”钱,背面是苏州码子“六”。
由于脱胎于算筹,苏州码子也是一种进十进位制计数系统。程大位在《算法统宗》介绍了苏州码子,称之为“暗马式”和“暗子马数”。
苏州码子九个字符的写法,还有一套写法暗码:
旦底(一),月心(二),顺边(三),横目(四),扭丑(五), 交头(六),皂脚(七),其尾(八),丸壳(九)。
它们的写法如同算珠,可以配合算盘使用。
1990年以前,香港公共小型巴士普遍以此来标示车费,现在仍有少数路线仍以此标价。香港小学数学课程中将之称为中国古代数字或中国数码,并于小学五年级教授有关用法。
苏州码子还曾在英国广播公司电视连续剧《新世纪福尔摩斯》第1季第2集《银行家之死》中作为神秘符号出现,但是却以竖写表达。
香港餐厅以苏州码子标示价钱
香港莲香居素食小菜价目表,以苏州码子标示价钱。
门牌号也用苏州码子来标示
由于明清时粤港澳一带的餐馆、酒楼、菜市场、门牌号等等,基本都用苏州码子来标示,十分普及,故此,传教士登陆澳门时,便认为这就是数字系统,并以此来命名“数学”。
“码”的粤语发音就是maa。
有迹象表明,数学的英语单词也就是根据华夏筹算系统——“苏州码子”创造出来的词语。
Mathematics = Ma + the + ma + tics。
Ma即苏州码子,一种明清时代在粤港澳地区常用的商业筹算系统;
the,子,拉丁语中th发d音;
tic,拉丁语中t发d音,因此,tic其实就是dic,即中国的“典”,表示规则,英文的字典dictionary词根dic就是典的意思。
故,溯源词根,无论是从拉丁文来看,还是从英文数学mathematics的原意来看,都是——
“苏州码子的法则”
。简写的maths就是“码子”。
日本数学源自中国,所以他们把数学就称为:数学,读作:Sūgaku,其实就是汉语数学的地方读音。
“数学”一词的阿拉伯语是“?????????”,读作:alriyadiat,去掉“al”,剩下“riyadiat”和“mathematics”在读音上没有直接联系。倘若西方的mathematics在阿拉伯人之前就产生了,那么,阿拉伯人抄希腊典籍时,为何不沿袭使用古希腊的数学写法呢?
倘若西人的数学是从阿拉伯人那里学来的,为什么西方不沿袭使用阿拉伯语的数学一词的名称“alriyadiat”,而要用一个八竿子打不到一起、却与中国有关的mathematic呢?
“数学”一词的拉丁文在19世纪伪造的古希腊语之前就已经出现,真相极有可能是:
中国苏州码子 → 拉丁文数学 → 古希腊数学
而非西人所宣称的:
古希腊数学 → 拉丁文数学
说到这里,忽然想到潘吉星先生曾经指出,所谓的西医鼻祖阿维森纳,其阿拉伯本名为伊本·西那,而Sina实际上是指“中国”,他一个好端端的阿拉伯人,怎么会以中国为姓呢?
ibn Sina是什么意思?翻译过来就是“中国的儿子”!
卫匡国《中国文法》之后不久,著名的《
中国
哲学家孔子》(ConfuciusSinarum
philosophus)1687年于巴黎面世;1687年,柏应理在巴黎以拉丁文出版了《中国
贤哲孔子》(ConfuciusSinarum
Philosophus)一书。雷孝思(Régis)所翻译的《易经:中国最古之书》将“中国的”也称为“Sinarum”
。昆羽继圣,:昆羽继圣中国是印度,还是“罗马帝国”:十字架是甲骨文的亚字变体,华北是上印度,华南是南印度,上印度与南印度之间是中原坝……
再说回苏州码子。
传教士既然在澳门登陆,对苏州码子非常熟悉,那么,他们有没有可能受到苏州码子、以及中国算筹的启发,有样学样,创造了罗马数字呢?
毕竟,这二者之间长得太像了,就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追本溯源,让我们先从算筹的流变开始说起。
南北朝祖冲之计算圆周率时的算筹摆法,沿袭的是华夏的传统。
为什么使用“上记一横”的方式来代表5、代表增量呢?这是在为十位、百位,以及更大的数字留出“横向空间”,以便拓展。记住这点,罗马数字是没有这个预留空间的,它们在10以内就提前把左右的“横向空间”给占了……
第一种,纵式摆放:
一竖“I”代表1,两竖"II"代表2,三竖"III"代表3,四竖"IIII"代表4,五竖"IIIII"代表5。从5开始,一直到9,上记一横,代表5,下面重复I、II、III、IIII,规律很容易理解和掌握。
那么,10怎么表示呢?
记作:“一 〇” 。
由此,11表示为“ —丨”,12表示为“— 丨丨”,13表示为“—丨丨丨”,14表示为“—丨丨丨丨”……以此类推。
算盘沿袭的便是这种计数方法
程大位所著《算法统宗》
搞懂了中国传统的算筹计数表示方法,再来看看罗马计数是什么样的。
罗马数字分为新旧两种,也是逢“5”变换。二者之间的区别是4与9的记法,旧法记作IIII、VIIII,而新法则记作IV、IX。
旧罗马计数方式高度类似我国的算筹记法
,区别主要在于将大于5的数字,将中国传统的上写一横记作为5,改为左记以V来表示5。不过,此举却提前占用了十位数值的位置。华夏算筹记数,逢十进位,如前所述,10记为“— 〇”, 而罗马数字将10记为“X”,有理由怀疑是将中文的“十”旋转45度所得。
对于超过10的数字,记数的表示方法上,中国12表示为“— 丨丨”,罗马数字表示为XII,组成方式、构造方式完全相同。
新罗马计数据说进行了所谓的优化设计,4写作了现在看到的IV,而5仍旧记作V。
这明显是效仿10变9的衍生方式:“10”的表示方法“X”,往前倒推,衍生出9的记法IX。
此举极有可能是故意为之,为了避免被人一眼瞧出剽窃的破绽,因为1-4的表示方法完全与中国算筹一模一样,不想些法子改改怎么行?
但这个数理逻辑不是按照1、2、3、4、5……的顺序去自然衍生的,而是先确定了一个数值“5”为锚点,根据这个锚点向前推,用减法;再向后推,用加法。
这是不太事物自然发展的规律的,也不符合常理。因为有些颠三倒四。
其实,笔者发现,罗马数字的创造不仅仅参考了算筹,而且明显参考了苏州码子。
上图中的14,如果忽略下方的“十”字,就是“IX”,从数字的构造方式上来说,只要将X替换为V,就成了“IV”。
关于X和V,也有人大胆推测如下,
笔者认为其中C,很可能是受英文单词Century的启发,取其首写字母来表示100。
李岳伍先生认为西人先将汉字“十”旋转45度,得到字母“X”来表示10,然后,根据5是10的一半,取“X”字母形态的一半,即上半部分V来表示5,深表赞同。
网友咫尺理塘歸去来分析了罗马数字的“20”,指出“20”这个数字表示方式也是抄袭中国构写方式
“廿”
——“廿”由两个十字,即“十 十”构成,只是在底部多画了一条横线,把二者连了起来。
由此,衍生出百位、千位……造数模式。
数字21,算筹记为“二 丨” , 罗马数字记为“XXI”。
弄清楚了这个原理,我们来试着解读一下下面这本书:
如上所示,M就是1000;DC代表600;XC表示90;IX表示9,因此下图中的1699,即康熙三十八年。
这里特别要说明一点的是,西人宣称这书是拉丁文版本,可是神奇的是底部的ANNO是意大利语,意思是“年”,而不是拉丁语,拉丁语中那时还没有“年”这个词的表达,ANNO在拉丁语中表示的是“名称”之意;
不仅如此,NOVISSIMA也是意大利语,表示下一个、下一篇,而这个词在拉丁语中却表示“小说”。
大家说逗不逗?
原来,真是欺骗老实人,
所谓的拉丁文版本竟然是意大利语 + 拉丁文单词 + 罗马数字硬生生拼凑出来的!
没办法,1699年时,拉丁语创造的词汇量还远远不够,真是令人着急啊。
但即便如此,人家标题名称起得好:
下一个中国,历史是我们的时代,将由基督来统摄
。这就是西人绘制的康熙画像。
1755年英国第一本词典《约翰逊词典》与传入欧洲的《康熙字典》。康熙这张图,与上面提及1699年的这张图对比一下,像不像?
不过就是把图中的人物换了个方向而已。
从上面抽丝剥茧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西人低劣的“创造轨迹”。
难怪清人阮元对于主张向西方学习极为反感,他通过深入研究和比较,认为华夏的科学文化最为发达,虽然囿于时代背景的局限性对西方伪史认识不足,对西方学术有所承认,但却认为西方的科技制作、包括技术原理,在中国古代早就出现了。
他研究发现,西方人所谓的不少先进器物,竟是抄袭华夏成果的产物。
此外,阮元还否认西法,对西人一知半解地修正某些科学观点,拒绝认同。
与阮元一样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还有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经学家、史学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人称“梨洲先生”的黄宗羲。
最后,应网友请求,将明朝缺失的一块历史拼图整理成合集,以便传阅,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明朝这些事:被抹去的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yiHxMsEtlfUcas-sRGI2Ig
提取码:0nmm
***关注我,关注《昆羽继圣》四部曲,关注文史科普与生活资讯,发现一个不一样而有趣的世界***
Tags:
相关推荐
- 湖北三江航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 60925996.99 元中标红林总装厂房二期工程
- 江西省天久地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标龙里县城区排涝工程勘测
- 北京中和联信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中标山地农业科技创新基地植物表型研究设备采购及伴随服务(重新招标)项目,中标金额 7764000 元
- 霸州市佳理鑫五金制品厂中标新乐市第三中学采购项目
- 河北泽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等为路南区乡村振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一期)一标段工程总承包(EPC)(二次)中标候选人
- 河北石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10110736.93元中标高铁片区景观提升项目施工三标段
- 中基恒源建设有限公司中标高铁片区(含新华商业广场)景观提升项目施工五标段,中标价 13430852.95 元
- 九芝堂换帅完成工商变更
- 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大宁县水果供应链基地运营配套建设项目施工(二次)第一中标候选人
- 浙江宁慈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以97028327元中标慈溪市城市生活垃圾收转运一体化建设项目(一期)